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以其鲜明的问题导向、严密的制度设计和强大的执行力度,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更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其制度建设逻辑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和实践价值,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题导向:新时代制度治党的重要逻辑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依规治党摆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位置,依规治党成为管党治党基本方式。中央八项规定源于对党内作风问题的深刻洞察。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党内作风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从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来看,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会议多、文件多,但实际效果差,形式主义问题凸显;部分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奢靡之风盛行。其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引发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中央八项规定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制定的。它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八个方面入手,明确了具体要求和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直击作风问题的要害。针对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等。其具体规定为解决作风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从制度层面为作风建设设定了清晰的边界。因此,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导向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勇于自我革命的自省精神。规定的具象化澄清和明示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从制度层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通过明确禁止性规定和具体化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红线,使作风建设有章可循,成为党长期执政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长期坚持、严格执行。这种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的制度建设逻辑,为党的制度执行和执纪监督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奠定了重要前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动摇。
制度执行: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关键核心要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不仅在制度制定上严谨科学,明确了各项具体要求和标准,而且在制度执行上毫不含糊,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党中央以上率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要求,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执行氛围。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八项规定落地生根。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党组织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制度规定。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制度执行情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同时,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体系。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使制度执行情况得到了有效保障,确保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最后,严肃问责追责,形成强大震慑。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不仅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还对相关领导进行问责追责。其严肃问责的态度,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增强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严肃问责追责,形成了强大震慑力,使党员干部不敢违反制度规定,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因此,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执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严肃问责追责等措施,确保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其制度执行的逻辑,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完善: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坚实效能保障
实践出真知。随着实践的发展,作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央八项规定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制度完善的逻辑,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控和对制度建设的持续探索。一方面,党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制度内容。在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中央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对八项规定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尤其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表现形式和整治措施;在规范公务接待方面,细化了接待标准和程序;在公务用车管理方面,完善了车辆配备、使用和管理等制度。其一系列补充性规定和体系化完善,使八项规定更加科学、高效、严密、系统,形成了强大的整合力和操作实效;另一方面,党全面加强制度协同,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发力、久久为功的制度协同配合。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与其他党内法规制度相互衔接、有机补充,形成了科学高效完备的制度体系。尤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执行提供了纪律保障;《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八项规定中关于勤俭节约、公务接待等方面的要求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通过加强制度协同,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使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法治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完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制度建设的持续探索。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制度内容、加强制度协同,使八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大保障。其制度完善的逻辑,不仅使八项规定成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中央八项规定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完善实践,为制度治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成果,其制度建设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制度建设的精准认识。通过问题导向、制度执行和制度完善三个方面的逻辑思考,中央八项规定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体系化发展、向科学化迈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党建动力和实践伟力。
作者:王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在陕西的生动实践研究”(2023A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网络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数字意识形态治理对策研究”(ZYTS25169)的阶段性成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