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医大美》特色思政课——“从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看中医之美”专题在图文信息中心银桂报告厅成功开讲,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付晓男教授受邀主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部分学生参加课程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付晓男教授围绕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从“范式”溯源出发,深入比较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特点,生动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学术道统、理论体系和经验技术及其蕴含的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
五行说与四元素说分别作为中医和西医的重要理论源头,成为本次特色思政课比较分析的关键切入点。五行说生成于周,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洪范》,是中医基础理论基石,注重系统关系,体现辩证思维。四元素说是古希腊哲人的思考成果,认为世界由水、火、土、气组成,注重实体,是西方医学哲学源头。付晓男从范式角度,通过解析中国传统“五行说”与古希腊“四元素说”的哲学根源,深入比较中医和西医在思维、文化、观念、侧重及时空观等方面的差异,展现了中医的独特之“美”。这种“美”不仅源于其临床实效,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维。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和药物应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此次特色思政课以跨文化视角比较分析中西医学的范式,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热烈思考。
据悉,桂林旅游学院《大美中国》特色思政课第二季已围绕生态大美、美食大美等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多角度、深层次、生动地诠释“大美中国”。
现场图片(供图:桂林旅游学院)
现场图片(供图:桂林旅游学院)
(供稿:桂林旅游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