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六月的海大,夏韵清和,嘉木成荫。
今天,6000余名同学完成学业,即将走出校门,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进发。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养育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海大的这几年,你们曾在海燕山上留下了赶赴教学楼时的匆匆脚步,在智慧湖畔刻下了驰思遐想的宁静时光,在绿茵场上挥洒着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在实验室里探索着未知的可能与希望。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大家最美好的回忆,将来的某一瞬间也一定会在你们的脑海里回荡。当然,大家更不会忘记清清河水之畔,绿绿草茵之上的白色海事灯塔。临别之际,我愿将校园海事灯塔的五盏精神之灯相送,为你们照亮征途:
第一盏灯:破浪之志
这是直面风浪,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之灯。大家要知道,没有难度的都是下坡路,毫无风浪的都是浅水湾。作为海大人,我们就是要有闯激流、战风浪的精神!未来你们将遭遇知识暗礁、职业风暴、人生湍流——但正是这些挑战证明你们在向上攀登!当你们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可以想一想曾经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坚持;当你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不妨回忆一下在运动场上永不言弃的精神。
要记住:平庸的航道永远拥挤,唯有迎战惊涛骇浪才能开辟新航路!
第二盏灯:赤子之心
这是永葆热忱、坚守初心的纯真之灯。在人工智能重构世界的今天,算法可以复制知识,却无法复刻人性最珍贵的瑰宝:真诚的情感联结。所以,大家曾经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不会被忘记,也不可被代替。当前,学校正在建设智能引领、放眼国际、共建共享的“云端海事大学”,打造一个数字教育教学、数字化治理、科研创新及全球开放的新空间、新生态,为同学们创建一个可以超越物理边界的终身家园。但无论多么遥远的云端,无论多么数智化的算法,绝不是隔断师生真实的相见,左右同桌的相伴,我们就是要借用AI的肩膀,保持与母校、与恩师、与同窗的深度连接,彼此提供真实的情绪价值,永不失联。
希望你们在数据洪流中守护心灵的罗盘:它是对师友的虔诚感恩、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对伦理道德法律的深切敬畏、对意义与价值的深刻反思、对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尊重。大家要以清醒的自觉和坚定的行动,守护人性光辉,在浩荡的数字洪流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追求。
第三盏灯:传承之责
这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使命之灯。一百多年来,海大人曾以航海家的精神在惊涛中刻下坐标:有打破西方列强垄断,奋力争夺民族航权,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位海轮船长的陈干青校友的“忠”;有冲破海上重重封锁,带领“海辽轮”毅然起义的船长方枕流校友的“信”;有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航海教育和航海科学研究领域的航海学家、教育家陈嘉震老校长的“笃”;有毕生投入海商法事业,开创我国海商法教学与科研先河的魏文达、魏文翰两位教授的“敬”。正是这些用实际行动书写的宝贵品格和信念,积淀成了上海海事大学的校训“忠信笃敬”。学校的校训精神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蕴涵吴淞商船的精神追求与办学理念,又将融入新时代航运事业建设的使命担当,是我们海大人安身立命的精神传承。我相信,坚守海大校训精神会让你们走的更远,天地更宽。
因此,在同学们毕业离校前,这盏传承之灯要传递到你们手中,期盼你们能以智慧为帆、能力为锚、信念为舵,真正成为海大校训精神的践行者、继承者!
第四盏灯:栋梁之魂
这是顶天立地、担当大任的脊梁之灯。新时代的国之栋梁,海事人才,当有如此画像: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做有血有肉的大国工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这份重任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就体现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当你们成为船长时,那份责任是对全船生命财产安全的全力守护;当你们成为工程师时,那份责任是对每一个零件的精益求精;当你们成为航运经纪人时,那份责任是对每一份契约的诚信履行;当你们成为教师时,那份责任是对每一颗求知心灵的真诚浇灌。栋梁之魂,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责任的担当。它可能是工程师对每一个装备部件的认真检查,是航海者在浓雾中的精准判断,是法律人对每一起案件的缜密推演。
所以,真正的栋梁,永远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那些看似平凡的坚守,正是撑起航运强国的坚实脊梁。希望你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真才实学筑自信坦荡,用家国情怀破功利迷障,永远保持海事人:肩扛千斤,胸存浩气的本色!
第五盏灯:创新之炬
这是敢为人先、突破桎梏的智慧之灯。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一个可能比以往任何历史瞬间都更具张力的时空坐标上,这一刻,数智浪潮正在重塑世界发展格局,绿色革命已然重构着产业生态图谱,而大家今天将要奔赴的主战场(航运领域),是一个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新战场,其转型发展的速度、广度可能会远超我们的预期,它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层面,更渗透至运营模式、生产管理、全球协作体系中,深度、力度也将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刻、更加迅猛。在这个“AI植入一切,一切皆可AI”的时代,真正的航海者是从不止步于现有两维海图!
我们要做更新旧海图的开拓者。今天的大语言模型能三秒生成论文,却永远回答不了“如何横穿未被测绘的暗礁区”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创新之魂,就在于对未知的渴望而非对已知的复刻。未来,你们要深入一线场景,发现实际需求,培养独立思维,开展批判性解构,一切从真正解决现实问题来检验创新绩效。
我们要像跨洋的探险船一样,拆解学科疆界的钢板,在航运科技、海洋法治、智能物流的交汇处点燃新火种。在这个知识大融合的时代,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在不同领域的交汇处:当航运科技遇上人工智能,智能船舶系统应运而生;当海洋法治结合区块链技术,新型海事信用体系得以构建;当智能物流融入大数据分析,全球供应链实现精准优化。所以,大家要有勇气在知识的蓝海中开辟新航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如同洋流交汇,激荡出创新的浪花。
同学们,从今年起,学校正式吹响创建“双一流”高校的号角,而从今天起,你们也将带着学校的期待与祝福,整装再出发。我们期盼海事灯塔这五盏精神之灯,为大家点亮蔚蓝征途上的精神星座。从此刻起,你们也成了海大最年轻的校友,无论你们今后身在何方,海大永远是你们身后的港湾,期待与你们在“云端海大”常见面,在“云端海大”关注母校“双一流”创建的进展。衷心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光耀前程、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