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徐嘉忆:扎根沃土 薪火长明 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2025-09-19 11:02:00
烟台理工学院
  近日,山东省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结果揭晓,青年教师徐嘉忆获一等奖。荣誉背后,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制度引领、团队支持和实践磨砺中稳步成长的轨迹。从初登讲台的忐忑不安,到省赛舞台上的从容自信,徐嘉忆的四年教学之路,折射出一所高校培育青年教师的系统努力与温度。
  制度为基,照亮前路
  回想起四年前第一次站上讲台讲授《大学语文》的情景,徐嘉忆记忆犹新。“那时讲《诗经·蒹葭》,明明时节恰切、准备充分,面对一百多名学生,依然紧张得手心冰凉。”她说,“如何站稳讲台、如何站好讲台,是当时最大的迷茫。”
  幸运的是,学校为新教师量身打造的多维度培训体系,成为她教学生涯的第一盏明灯。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各类讲座、工作坊、研讨会,到教学规范与质量保障机制中的督导听课、课堂观摩、学生评教,都为徐老师指明了方向。“每一次反馈、每一条建议,都是打磨课堂、反思教学最宝贵的镜鉴。”
  传帮引路,凝聚温情
  “教学不是掉书袋,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徐嘉忆至今铭记导师刘老师在她初执教鞭时的谆谆教诲。“就像熬粥,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出来了。你的典故虽然讲得透,但少了点‘烟火气’。”
  在备战省青教赛期间,这样的“传帮带”传统体现得更加充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对参赛材料进行打磨,提供优秀范本参考,并定期开展赛前指导。文学院也组建了由院领导牵头、中文教研室及各科室教师共同参与的“智囊团”,从节段选取、教学设计到课件美化,全程支持、群策群力。
  “那段‘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时光,因有团队‘灯火’相照,最终化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徐嘉忆感慨地说。
  砺炼为石,淬火成钢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熔炉。对徐嘉忆而言,学校提供的各类教学展示、竞赛、沙龙平台,正是她砥砺锋芒的“砺剑石”。
  从系内院内的教学展示到课题申报,从反复推翻重来的教学设计到深度挖掘的教学反思,她逐渐学会如何将艰深理论转化为生动表达,如何灵活应对课堂意外,如何实现AI与教学的融合。“与四年前相比,我反而离学生更近了,也离课堂更近了。”她说。
  灯火相传,向光而行
  荣获省赛一等奖,对徐嘉忆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灯火’的意义不仅在于被照亮,更在于传递。”她表示,今后将永葆对讲台与知识的敬畏,虚心向前辈学习,扎根学术沃土;同时勇于探索教学创新,积极融入团队、反哺集体,努力成为照亮后来者的“一点星光”。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徐嘉忆用马克思的名言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她愿与同仁一道,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新一代教育者的篇章,让师道灯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020年入职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并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及社会实践活动,主讲《大学语文》《汉字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沟通与写作》等课程;主持院校课题一项(已结项)并发表相关论文、作为成员参与其他项目多项;参与编写自有教材《沟通与写作》;2023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黄河文化经典诵读课例大赛大学教师组三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获得烟台理工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024年获得烟台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获评“双师双能型”教师,2025年获得山东省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一等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