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赋能志愿服务 青春助力文化传承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山东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传承之光”双语志愿服务队始终坚持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实践传递青春力量,近年来在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
一、聚焦文化传承创新,“非遗+红色”双轨并进显特色
文化传承是民族复兴的根基,青年是传承中最活跃的力量。“传承之光”志愿服务队紧扣时代主题,依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香技艺,打造“香创π·探寻非遗新生力”公益项目,构建“教育+文创”双轨驱动的活态传承模式。在传承人刘翠翠等教师的指导下,团队研发了系列校本课程及29类文创产品,涵盖香囊、线香、礼盒等多类主题,真正实现非遗香文化的“活化”传承。该项目获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成为青年参与非遗保护的优秀典范。
同时,团队积极弘扬“空天报国”精神,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今年暑期,队员们走进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及企事业单位,以中英双语生动讲述航天英模事迹,传递坚韧报国精神,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情怀与航天梦想。
二、构建学业互助共同体,“专业+实践”双向赋能促成长
外国语学院创新推出“朋辈夜校”英语提升计划,面向全校开展“英语加油站”线下辅导与“航空英语”专题培训,组织优秀师范生志愿者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辅导。通过水平测试、专题串讲、解题策略培训等形式,有效助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及四六级备考水平提升。
这一跨学院协同育人实践,不仅显著提升受助学生学业成绩,也使志愿者在教学相长中精进专业能力,实现了“助人自助”的双向赋能,凸显了志愿服务与学业支持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效。
三、拓展志愿服务边界,“艺术+心理”双维融合暖人心
学院联合艺术学院开展“艺起心融,乐舞共愈”艺术疗愈活动,在全国助残日期间走进百世儿童医院,为特殊儿童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通过音乐冥想、舞动疗愈、即兴律动等专业方法,帮助家长释放压力、重建社会支持网络。活动获市残联高度认可,学院被授予“公益助残爱心单位”,指导教师樊雅琳获“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该项目依托“艺术+心理”双维赋能模式,充分展现高校通过专业服务社会、传递人文温度的担当与力量,也为特殊儿童家庭带去了切实的温暖与希望。
文脉赓续,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青年当先。山东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212110012
2025-09-18 08:08
2025-09-18 08:01
SRC-1093343866
2025-09-17 13:44
SRC-946289473
2025-09-17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