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过度的学科专业情结,不利于创新创造
2025-04-09 10:46
麦可思研究
作者:

  3月27日,吉林大学2025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成绩与经验,部署年度重点工作及审核评估整改任务,统筹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张希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分享了思考。他指出,AI正在重塑本科教育教学的新生态,带来一系列可能的影响,我们必须直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变化,深刻思考应做出怎样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他认为,AI正在重塑教学范式,推动从“单向传授”到“人机协同”的课堂革命。人机协同教育教学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益于个性化人才培养,助力大范围地因材施教。AI时代的人才培养要从以知识学习为主向侧重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转变,从过分强调单一学科人才培养向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

  张希强调,本科教育的核心从来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思维能力的淬炼与价值观的塑造。我们的办学要以“学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优化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拓宽学习广度,培养跨学科思维,增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社科学生的科学思维。各学院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打造需要下一番笨功夫才能学懂弄通的“金课”,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更新核心课程的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张希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不断对人才提出新需求。我们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动态和学校发展实际,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他说,学科是专业的研究平台,专业是学科的教育界面,学科和专业的设置都是人为的,也必将随着发展而生发、整合和改变,过度的学科专业情结不利于创新创造。我们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打破传统壁垒,推动构建交叉融合、动态迭代的学科体系。

  张希强调,要聚焦核心能力,构建思政引领、数智赋能、通专并重的“双核心”课程体系,促进课程体系“减量”“提质”,以科教融汇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以产教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育才”“育人”的有机结合。要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做好2026版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全校范围开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大讨论。校院两级要分工负责,加强通识核心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梯队建设。要推动数智赋能教学变革,打造通识、学科、专业有机结合的进阶式“1+N+X”人工智能教学体系。

  张希指出,师德与学风建设是办学治校的根基,面对AI的新挑战,要构建规范引导、宽严相济的“双维度”边界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AI作为辅助工具的性质与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AI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利用AI协助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AI使用的边界,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AI工具的具体规范。师生要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要如实声明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情况,并坚持使用者主体责任。

  张希最后强调,教学委员会和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是依法治校、教授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和调整,需要经过教学委员会科学严谨的质询和论证。对于新引进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教学委员会要根据规范的程序进行考核,作出公正的评判。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承担着督教、督学和督管的任务,要推动专项督导与日常督导相结合,线下督导与线上督导相结合,继续科学规范督导,注重与老师们平等地交流和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来源:吉林大学 bet36体育备用;网站,有删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教育部 2025-03-28 09:55
t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