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沉痛哀悼 | 著名教育家、厦大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辞世
2022-12-07 10:04
厦门大学
作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开拓者与奠基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于2022年12月6日8时50分安详辞世,享年103岁。

  潘懋元先生 (中国教育在线 徐明磊/摄)

  潘懋元先生1920年8月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15岁开始从教,年轻时参加普宁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的革命活动。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教育系,兼任长汀县立中学教务主任和教育学会主席。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江西省雩都县立中学、南昌市葆龄女子中学。1946年受聘厦门大学教育系助教,主持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复建工作并任校长。195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进修。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厦门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处长。1978年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8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心理学评议组召集人。1984年任厦门大学顾问、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领导创办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并任理事长。1998年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4年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2010年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

  潘懋元先生从教87载,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教育的发展。他毕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党爱国、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爱生如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和教育管理人才。他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实践成为厦门大学教育学科的宝贵财富,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他毕生以教师职业为荣,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当老师。”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众多第一。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出版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山之作《高等教育学讲座》和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大学获得了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他毕生矢志不渝,致力于繁荣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为厦门大学教育学获批一流建设学科作出重要贡献。他提倡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创建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他践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遗余力扶持兄弟高校建立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学会建设,推进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发展,构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理论走向世界。

  潘懋元先生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秉持“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念,百岁高龄仍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以一个教育家的卓见提出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以一个教育家的情怀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改革;以一个教育家的使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高等教育学者的声音。他的思想与实践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潘懋元先生贡献卓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吴玉章奖,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终身成就奖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1999年荣获英国赫尔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潘懋元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生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问题,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开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理论。他高风亮节、自强自信、守正创新、至善至臻,堪为楷模。他的辞世,是厦门大学的重大损失,是中国教育学界、社会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潘懋元先生!

  潘懋元先生千古!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农业大学 2022-12-07 09:44
河南省教育厅 2022-12-06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