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一堂课背后的故事:他们是浙财大课堂教学的守望者
2021-01-05 16:0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胡语彤 通讯员 赵蕾 韩宇昂在浙江财经大学的教室总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讲台上,老师正声情并茂地上课,而台下听课的可不只是学生,还有一群老师也在认真做着笔记。
  老师也得听课?对,而且他们每人一学期都得听15节课以上,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在期末写成一份《情况反映》。
  他们的名字是浙财大本科教学“督导”,执着的课堂教学守望者。
  这项工作在浙财大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存在,已经持续了二十六年,刊发记录的《情况反映》都有132期,超过250万字。“督导”在浙财是一项落到实处的制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成立到现在,有共计48名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参与工作。在这么多年里,督导委员会的成员换了十二届,有些教授都已经六十多高龄退休了,现在也仍在参与。
  二十多年的坚持,他们“守望”的到底是什么?
  王寿春教授是第十二届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主任,“督导”这件事他已经做了13年。“我们不只每学期会听课,还得写听课情况评述,总结一些老师上课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其他老师上课好他到底是好在什么地方,也会请优秀教师来分享他们上课的心得体会,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王老师说。
  督导成员陈水芬教授说,在疫情期间,她们还会去听网课,在网络平台讨论课堂教学情况,一节都不会落下。督导办公室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旁听过的课程老师名单。
  在浙财,督导是和每位老师、每个学生都有关的一件事。青年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情况,都离不开“督导”们的守望。
  “督导”在浙财是一个成熟的体系,不只全校有督导委员会,每个学院下面都会设置督导机构,进行课堂的自我监督。每个刚工作的年轻老师,都会有自己的“导师”,通过老教师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学习怎么样才能把一门课上好。   
  在学生中也会设置学生教学信息员”,算是督导的“望远镜”,通过信息员的反馈了解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个同学上课、作业乃至课表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迅速得到反馈。
  信息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的陈谦是班里的学生教学信息员。他说:“信息员会有专门的聘任和培训,还会定期开展座谈会,学校真的会了解每个同学真实的学习状态,告诉老师学生对他课堂效果、作业、课件的想法,还会对投影仪、学校道路之类的教学设备和环境进行调整。我很开心我做的这个工作真正地帮助到了同学。”
  “建立评估督导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浙财大师生的守望,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去年是督导委员会成立的第二十五年,《课堂教学守望者 浙财大教学督导二十五年》一书面世,详细记录了督导的工作制度建设、课程的评述和教学问卷调研,还包括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和对课程情况的数据分析。
  可以说,在浙财,“督导”就像空气,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无处不在。督导的工作不仅仅是听课,还会审核考试试卷、教学大纲,与教师一起研讨提高教学质量,他实际上参与了学校整个教学体系的运行。 
  书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对督导25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是作为课堂教学守望者执着追求的展示和一份坚守。”
  督导委员会的成员邓万勇教授已经退休,他说:“很多督导的老师都拒绝了校外的高薪聘请,想再为学校做点事。在这个岗位,我们很快乐,因为这是我们现在和学校为数不多的联系,是我们坚持了一生的事业。”
  课堂教学守望者是督导们的自称,全体成员都表示,他们守望的是一份责任,一项使命。“我们的工作成效可能不那么直观。让每一堂课都有质量,让上好每一堂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觉,因为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我们守望的意义。”王寿春教授这样说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29084824.jpg
微信图片_20201225161834.jpg
1.png
微信图片_202012231040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