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徐剑波:探索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支撑农业强国
2024-11-29 10:39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探索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徐剑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涉农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努力培养更多爱农情怀深、兴农本领强的新型农林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是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对新型农林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1.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担负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伴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对新时代农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涉农高校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农业革新趋势,培养更多爱农情怀深、兴农本领强的优秀人才,建功乡村振兴大舞台,塑造强农兴农新引擎。

  2.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迎来新机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农业、农村与农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地位,而且催生了对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管理技能、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素养的各类农业人才的广泛需求,必将促使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涉农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对农业产业、政策、市场、资源等的激励支撑作用,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亟需新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农业科技、产业、管理、经营方式发生系统性、革命性变化,更加凸显了涉农高校在稳住国家农业基本盘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应对全球农业科技竞争中的先导性作用。在新征程上,建设农业强国急需农林科技人才支撑,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生物安全、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党和国家对高端农林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涉农高校应紧跟科技革命与产业动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拓宽传统农科边界,培养一批具备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经营、规划、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要求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承载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涉农高校作为新时代农林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重要要求,培养一大批具备深厚爱农情怀、精湛专业素养的新型农林人才。

  1.新型农林人才要根植乡土,心系“三农”,厚植爱农情怀

  爱农情怀对于农林学子而言,超越了专业和职业选择,升华成一种对土地、对生命、对文化的深沉情感。这种情怀源于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农业农村现状的深切关注和对增进农民福祉的不懈追求。在新形势下,爱农情怀不仅仅是对农业生产的热爱,更是对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响应,对绿色生态理念的坚定践行,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这种情怀激励更多农林人才在面对农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挑战时,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取得长远进步。

  2.新型农林人才要知识全面,聚焦前沿,掌握多元化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新型农林人才的硬实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林学子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农林学子还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装备等前沿科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提升农业的智能化水平。此外,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单一学科,更要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以及对农业未来趋势的前瞻洞察。因此,要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多学科、跨领域协同育人,不断拓展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

  3.新型农林人才要锐意进取,引领变革,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

  在新征程上,无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三农”问题的解决,都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林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期待。创新意识能够促使人才跳出传统思维的局限,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无论是改良作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还是开发智慧农业系统,构建循环经济,都需要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问题识别能力、高效的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和勇于实践的锐气。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农林学子具有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习惯,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路径

  涉农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动对接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需要,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现实要求,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案,在培育爱农兴农新型人才实践中,更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实效。

  1.强化爱农情怀教育

  涉农高校要将“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方面,着力锻造农林学子心系“三农”、情牵“三农”、行为“三农”的赤子情怀。一是在深化“三农”价值认知中厚植爱农情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红色基因”与涉农高校“绿色元素”深度融合,将农业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田野逐梦的价值追求”“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强国建设的宏伟愿景”等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坚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和决心。二是在赓续农耕文化血脉中厚植爱农情怀。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宝贵文化资源。要推动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强化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等课程教学,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耕读文化节、农业科技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建好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农耕文化校园景观等,让学生在传承农耕文化、了解农业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砥砺爱农情怀。三是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持续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断加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开设别开生面的“田间地头”课堂,引领学生走近农民、走进农村、走向农业。山东农业大学组织实施“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作贡献”大调研和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百千万”工程,鼓励、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乡村基层,在农业生产一线劳动实践、“自找苦吃”,在农业主产区创新“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模式,用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报两份毕业答卷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检验强农兴农本领,努力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2.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农业绿色转型新目标、规模化经营新方式、全产业链服务新需求,涉农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一是聚焦发展前沿,提前部署培育增量。瞄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农业生产函数重大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流程重大改变的革命性技术,建设一批涉农前沿学科及专业,培养一批“高精尖新缺”农业人才。山东农业大学通过建设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开办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等拔尖创新班,搭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新平台”,着力培育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推动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的智慧化方向发展。二是聚焦交叉融合,打破壁垒激发存量。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将跨学科的人才团队、研究项目、新型学院有机融合,为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耦合、多领域渗透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破除专业壁垒,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山东农业大学锚定农业前沿领域发展需求,通过设立生物信息学、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微专业,破除人才培养专业壁垒,实现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的深度交叉融合。三是聚焦基础研究,挖掘学科内在潜力。涉农高校要建好用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基础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课程,设立基础学科专项奖助学金,引进基础学科高端师资,深挖基础学科内在潜力,持续提升基础学科创新动能,为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林人才夯实基底。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乡村振兴对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全新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创新人才,也要实用人才。涉农高校应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更新培养理念,把服务乡村振兴纳入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实习、双创教育等各环节,在发现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中强化能力培养。一是构建“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紧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组建省域、市域产教联合体、产业研究院等平台,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高端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培训服务、生产实践等活动,推动校企合作从单一、零散、小规模走向多元、特色、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把“高精尖缺”人才培育深度融入现代产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二是构建“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基础研究和核心攻关方面师资、平台、项目、成果等资源优势,建设科教协同育人平台,培养科教协同创新团队,创新构建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机制和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特区,吸纳本硕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参与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和农业“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集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为人才培养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是构建“学创融洽”的双创育人体系。针对农业农村在种质资源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创业活动方面的现实需要,主动激发青年学生在农村电商、农业生产经营、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双创课程教学质量,打造学生双创孵化平台,支持培育优质双创项目,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知识技能学习融入双创能力培养,推动实现课堂学习与双创活动融洽共生,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作者:徐剑波,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2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陕西省教育厅 2024-10-29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