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黄如:筑“基”强“核”促“转” 提升高教支撑国家全链条创新效能
2024-11-20 10:29
光明日报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交汇点,应坚持“三位一体”协同融合,通过筑“基”、强“核”、促“转”,打造从顶尖人才、顶尖学科、顶尖平台、顶尖科技到顶尖产业的创新链,将更加卓越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能,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国家全链条创新的效能,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筑好“两个基础”

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是创新,焦点是产业,关键是人才,根子在教育。科技强国的底气是人才强国,基石是教育强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筑好“两个基础”,吸引集聚大批引领创新发展的“科技先锋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源源不断培养生力军。

  要筑好人才之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科技的水平和潜能、产业的规模和地位。高校人才队伍不仅是创新突破的“领头雁”,也是未来拔尖人才的“领航人”。东南大学以师为根基,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一号工程”,以服务国家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围绕各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及痛点难点,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及团队,做好人才队伍的整体规划和战略谋划。将学校牵头的首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作为引才聚才的“强磁场”,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聚人才、砺人才、出成果。我们出台“全周期人才引育服务20条”,定向精准支持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成长期的人才,建立科学分类评价体系等,塑造最优的人才成长土壤和生态。

  要筑好育人之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要加快改革学科设置、优化学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为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强劲、持续、稳定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我们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一号工作”,构建卓越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服务国家所需、产业所需、发展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高标准建设全国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创新落实“四共四通”校企深度共享、共通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产业一线,在大平台、大项目,大场景、新场景中育新型人才,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

锚定“三个导向”

增强科技创新“内核”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其内核是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锻造“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进人类福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担负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关键“卡脖子”技术是必须把握的发展命脉,大国工程是必须铸就的“国之大者”,要做有学术引领性、战略驱动性、产业指向性的有组织科研,不断加强创新策源力量。

  推进前沿导向的科研探索。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颠覆性创新、引领式变革,特别是在当前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应进一步提高使命感、紧迫感,我们结合学科集群优势,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化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未来学科板块。集中力量谋划建设一批开展前沿探索的学术特区与交叉平台,如碳中和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新一代储能中心、医学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器官芯片研究院等。

  推进战略导向的技术攻关。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高校服务国家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着力点。要凝聚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问题、“大工程”难题,系统精准发力,体现高校担当。我们紧扣网络强国、海洋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部署,体系化布局大信息、大健康、大海洋等领域方向。如在大信息领域,我们从2G时代开始深耕,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国际上率先开展6G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基础性、全球引领性的重大成果,并将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拓展有机结合,前瞻布局6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推进产业导向的应用研究。高校创新要面向产业、服务产业,既关注技术的未来与未来的技术,更关注产业的未来与未来的产业。要重点破解传统产学研合作中“三个失配”问题,即发展阶段失配、兴趣点失配、考核评价体系失配,切实提升科研实力与“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匹配度。我们在大学与地方相结合、学科与产业相结合上发力,将学校四城七校区格局与江苏“1650”产业体系紧密对接,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海洋产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EDA国创中心、九龙湖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海洋高等研究院等,与江苏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140余家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布局建设了1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4个创新中心、14个技术转移中心,为“万亿之城”建设注入新动能、培育新优势。同时,布局建设“东南大学长三角—粤港澳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最活跃的两大龙头区域之间搭建起科技创新战略协同的桥梁。

抓准“三个一公里”

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思考如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真正让科学技术化、技术成果化、成果样品化、样品产品化、产品商品化、商品产业化,让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从实验室走向商品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当前,教育部与江苏省启动共建首家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我们作为率先参与建设的节点高校之一,着力抓“三个一公里”,破解成果转化机制桎梏,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抓准研发阶段的“最初一公里”,做国家和产业急需的“真科研”、产出“真成果”;抓准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公里”,形成技术转移公司与大学科技园“双轮驱动”,规划建好概念验证、中小试基地平台,重组市场化转化平台等,做“真转化”;抓准产业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构建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体系,推动成果为产业产生“真收益”。

  我们酝酿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跃升十条”,启动成果转化“阳光工程”、推出“职务成果赋权办法”、建立高价值成果库、实施“一门式”快捷服务、完善转化评价制度、选树“标杆工程”等,全方位进行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服务保障、金融保障、空间载体保障等,解决成果转化后顾之忧,让高价值的成果产出与高效能的成果转化之间无“壁垒”、无“时差”。

  开启新征程,高校要锚定建成教育强国奋斗目标,担好新的历史使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国家全链条创新的整体效能,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作者: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9日 15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