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发布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海铃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起并牵头,旨在探索建设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担任项目负责人、李政道学者徐东莲担任首席科学家。项目将通过捕捉高能(亚TeV到PeV量级)天体中微子来探索极端宇宙,为我国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加速构建我国完备的多信使天文网,推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等前沿交叉研究,孕育多项原创科学发现,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的科学贡献。
据悉,海铃团队已完成首次海试任务,测量验证了南海一处候选海域作为中微子望远镜台址的可行性,完成“海铃”中微子望远镜的概念设计,相关论文10月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政道学者徐东莲介绍,“海铃”望远镜将以整个地球为屏蔽体,接收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因位于赤道附近,‘海铃’望远镜可通过地球自转探测360度全天域中微子,实现对不同方向中微子的无死角观测,与南极‘冰立方’以及北半球其他中微子望远镜形成互补。”
“海铃计划”将分步实施。2022年底,在科技部、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海铃一期项目已启动。海铃一期拟在选定海域建设10根望远镜串列,并通过长距离海缆连接南海某岛基地。预计2026年成为世界首个近赤道的小型中微子望远镜,开展对银河系内外的天体源搜索,并完成建设大阵列的全链技术验证。海铃计划的终极大阵列将包括约1200根望远镜串列,超越升级后的冰立方,预期在2030年前后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中微子望远镜。
海铃项目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海南省的大力支持,望远镜的预研工作也是上海市科委的重大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青年项目。为了支撑“海铃探路者”项目的顺利执行,上海交通大学于2021年6月成立了海铃合作组,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天文学、海洋工程、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电气工程、通讯工程等多学科优势交叉合作,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相关学科紧密合作,至今项目组已发展到10余家合作单位,近百名成员,稳步推进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攻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