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玉汝于成!中国农业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使命与担当
2021-03-17 08:54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姜沛民 孙其信

  当中国经济建设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时,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热血沸腾。如今的我们正在走向强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如今的我们正在走向辉煌,经过70年的奋斗,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的我们正在走向世界,主动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形成了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崭新局面;如今的我们正在改变世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实现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掉队,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更是谱写了世界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摆脱贫困,一个世界的历史话题。

  贫困是千百年来笼罩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贫”定义为“财分少也”。实际上,作为物质匮乏与精神贫乏的社会现象,贫困既简单又复杂。说其简单,在于其是一种直接可观的客观事实;言其复杂,在于其背后复杂的发生机制和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意境下产生贫困的动因。可以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与贫困斗争的历史。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替,无一不与贫困、反贫困相关。特别是近百年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充满艰辛苦难的世纪,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无与伦比社会财富的世纪。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世界贫困率(贫困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数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35.85%下降到如今的10%,成绩斐然。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颁发给了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等3人,当选的理由是他们为减轻全球贫困所采取的实验性方法正在帮助世界消除贫困。但是,现在全球仍有26亿居民缺少基本卫生保障,15亿人住房简陋,20亿人无法喝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球有59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在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线以下。也许你会认为贫困只会发生在贫穷的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按人均每天17.64美元的水平计算,美国还有4000万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2%,其中1850万人为深度贫困。这似乎不太符合我们所认知的美国——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怎会有那么多穷人?虽然人类社会已经拥有了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但是,贫困的魔影依然在全球飘荡。摆脱贫困,不但是一个世纪难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摆脱贫困,一个政党的实践命题。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脱贫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历朝历代都憧憬、设计着摆脱贫困的路径。不管是提出要“均贫富”的农民起义领袖,还是变法图强的王安石、张居正等政治家,以及提出“天下大同”的思想家康有为,但都没有找到摆脱贫困的有效办法。直到近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才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99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自己不变的责任。尤其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基本国情,立足贫困现实,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开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减贫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百年梦想。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几千来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也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仅是年轮叠加之旅,更是初心守望之行、摆脱贫困之路。99年,对于普通人,也许是漫长的;但对于一个立志开创千秋伟业、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正是“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的青春年华。

  摆脱贫困,一所大学的责任使命。

  昔日最苦最穷的革命老区、黄河滩区,如今率先脱掉了贫困帽。一连串数据的背后,中国脱贫成就举世瞩目。如此巨大的成绩,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如果没有农业的支持,这些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人会问:中国农业到底有多重要?显然,面对中国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知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长期致力于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在他的代表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他分析,即使到了1890年,农业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8%以上,农业部门使用了全部劳动力的4/5。80%左右的耕地用来种植粮食,仅粮食生产一项就占到经济总产值的60%。因此,传统农业不仅支撑了中国的人口增长,也使得人均生活水平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都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这句来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的经典名言的完整表达是:“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农业对于中国百姓的重要性可窥一斑。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农业密切相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现代科技文明,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内忧外患,亟需建立起国家工业化体系。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主导下, 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中汲取资金用于发展工业。到1978年,国家从农业中汲取的积累,有专家测算大约为6000亿元,有专家测算为8000亿元以上。农业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本积累。1978年改革开放以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每一次中国农业的进步,都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到bet36体育备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17元,较1949年增长331倍,较1978年增长10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2124元,较1954年增长202倍,较1978年增长103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速均超过了12%。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农业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沉淀了历史,繁华了当下,体现出脱贫攻坚的农业担当。

  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农业科研工作者躬身农业技术创新的开拓精神,更离不开他们在田间地头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在摆脱贫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的身影。他们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自己的使命,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汉代刘向《说苑·政理》中云:“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借用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为政者要有爱民如子之心、忧民疾苦之情,要怀有消除人类贫困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作为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在115年办学进程中,情系乡土,将爱国奋斗、科学报国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养活自己、摆脱贫困之梦不遗余力。

  用科技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扶贫赞歌。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辈辈农大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科技扶贫的伟大事业,为了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摆脱贫困,无私奉献。他们将所学用于农村、把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带给农民,呕心沥血选育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从“农大101”“农大102”……直到“农大108”,一度成为粮食作物中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高油、超甜“水果型”、增强维生素等特种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超过1亿亩。“农大3号”“农大5号”节粮型蛋鸡,饲料转化率达到了1.99:1,比普通蛋鸡节约饲料15%以上。在河南、河北、安徽等贫困地区推广养殖节粮型蛋鸡500万余只,实现增收6000余万元,客观带动数万名贫困人口增收。正是他们的艰辛努力,让“脱贫”与“致富”同时有了加速度,也生动地展示了农大精神在科技领域的无穷魅力。

  在扶贫大路上携手念好农大“山海经”。1986年开始,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当时的国家农业部将把山区作为扶贫联系点,动员部属重点农业大学广大师生到贫困地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北京农业大学承担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庸市和龙山县的科技扶贫任务,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承担了辽宁锦西西北部山区等地的扶贫工作。同时,北京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开展的“改土治碱”科技工作,在河北吴桥开展“吨粮田”技术的科技攻关,掀起了全国吨粮田建设的热潮,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粮食总产跃升到5亿吨台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中国农大在湘西武陵山区和黄淮海平原贫困农村等大地上,实施“上山(山区扶贫)下海(黄淮海)”计划,向贫困农村输送科技力量,展开了一场颇有成效的上“山”和下“海”扶贫战役。

  带着质朴与坚韧书写农大人的边疆情怀。解放初期,农大师生怀着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满腔热忱,以共和国高等农业教育“长子”的责任担当,剑指西藏高原,脚踏边陲乡土,拓荒农牧科技,作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为西藏农牧业科研树立起一座丰碑。此后,农大师生在援疆、援藏与对口支援工作不断创新模式,丰富援边内涵。他们用双脚丈量边疆的大地,用爱播撒扶贫的种子,为边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代又一代农大师生围绕解决区域重大科学与生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在旱地农业理论、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价等方面,为边远地区农业、生态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农牧交错带地区,师生们坚守第一线,在风沙之中与自然抗争,以科研之力对抗干旱缺水的环境。这些人,就是中国农大的援边人,他们肩负着边远山区和边疆脱贫的重任,勇挑起全面小康的重担。

  用中国农大的真情和责任造福七彩云南。古语云:“成其徒杠舆梁。”只有把桥梁建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渡河之难。在滇西扶贫开发中,中国农业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人才与信息等优势,举全校之力,打造深层次、立体式,全方位扶贫体系,与临沧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在认真分析镇康实际的基础上,以“镇康之所需、农大之所能”魄力,按照“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的“三精准”原则,通过积极选派挂职干部、共建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成立“教授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积极开展人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精准行动,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定点扶贫工作队,给党中央、教育部,给临沧全市人民、镇康全县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将脱贫的种子播撒在偏僻贫困的乡村里。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农大的师生不断探索,开启了高校参与驻村扶贫的新模式。在云南河边村,启动首个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摸索出以主导产业提高贫困人员收入为特点、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新路径。如今的河边村一座座具有瑶族特色的木楼拔地而起,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的经典案例。在河北桑岗村,开展“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贫困小农户构建“巢状市场”理念,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村民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在豫西宝乡村,开启了以“乡村产学研的综合性”为特点的灵宝试验区,积极打造以传统文化资源+生态农业导向+合作组织支撑的一体化乡村建设体系,探索出可持续性的扶贫新模式。

  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学子们学以致用,行以践言,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朴素情感,奔赴边远贫困地区,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201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倡议下,全国43家高等院校农学院汇聚一堂成立了“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组织农科师生深入扶贫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现了全国农科高校师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支农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更吹响了学子们积极投身和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同时,学子们积极参与支边、支教,参与“农博士在线”“百名博士老区行”“红色1+1”“暑期农校”等活动,通过调研、支教、社团服务、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增长才干的同时服务社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围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建言献策。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中国农大师生们承续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和“匡扶时政”的担当精神,积极开展贫困理论、脱贫综合模式和产业规划等研究,以社会实践为理论依据,为政府的精准脱贫方略提供决策支持,为地方参与脱贫攻坚提供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着智囊和智库的作用。关于扶贫的政策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一项项科研成果在获得中央领导的批示后转化为生产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媒体中经常出现农大人真知灼见的观点。同时,中国农大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参与国际扶贫政策与项目研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农大力量。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所著《西铭》中曾提到:“富贵福祥,将厚吾之主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是说,困难、忧愁往往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助人取得成功。喻指要成就一番功业,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玉汝于成”由此演变而来。“全国脱贫攻坚奖”代表国家对脱贫攻坚成果的最高荣誉。通过这个奖项的设立,积极树立起全国人民积极扶贫光荣、脱贫攻坚可赞的价值导向,积极构建起脱贫攻坚统一战线,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脱贫攻坚环境氛围。自2016年奖项设立后,在全校奋力推进脱贫攻坚的艰苦磨练中,中国农业大学已连获4奖: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bet36体育备用;年,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院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2019年,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19年,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宁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不仅如此,作为农业高等院校的排头兵,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学校报送的“‘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 助力镇康县‘脱胎换骨’”项目,从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63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再次成功入选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这是学校继2017年成功选报“依托建设平台,激发内生动力‘三精准’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和bet36体育备用;年成功选报“党建扶贫‘1234’培养‘一懂两爱’农业队伍”项目后,连续第三年获评入选。这些成绩是党和国家对学校充分发挥组织与科技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攻坚战、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肯定与鼓励。

  扬帆把舵,乘风破浪。荣誉体现出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不甘寂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鞠躬尽瘁、担当为民的贡献精神,不忘初心、回馈社会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万众一心、苦干实干的团结精神。成绩的背后,是广大师生接力奋斗、举全校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把论文写在祖国贫困土地上的生动实践。2019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成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建设的最高纲领,极大激发了师生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治热情。中国农业大学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殷切希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顶天”的魄力,勇于探索最前沿、最关键、最难突破的农业科学问题,以“立地”的情怀,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亿万贫困人民的福祉,践行着新时代赋予农林高校的历史使命,向着建设成为一所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百年序章,风华正茂。当阳光照耀大地,中国农业大学与祖国一同见证中华民族告别贫困,创造世界反贫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沃野,亿万中华儿女在脱贫攻坚的大路上意气风发、矢志前行。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将进入以解决相对贫困和乡村振兴为主要内涵的伟大时代。作为农业高等教育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矢志奋斗的初心与使命,扎根充满希望的农村田野,坚守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以更加饱满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为农业插上牢靠的翅膀,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大智慧,再创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作者姜沛民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孙其信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21-05-12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