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更加考验微博安全性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广播网 2011-06-30 大 中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6月28日晚间,新浪微博发生大面积中毒事件,病毒主要的攻击对象是官方微博和名人微博。微博营销在方兴未艾的时候突然遭遇病毒,打了一个打喷嚏,瞬间引来极高的关注度。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认为,微博营销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在开放的平台下进行,这就更加考验网站维护安全的能力。
主持人:很多人都把新浪微博的这次中毒归结为新浪的技术漏洞,主要是由于多点登录这个模式非常不安全,只要有用户名和密码,同一个用户是可以在不同的机器终端上登录,您觉得这是导致这次新浪微博中毒的主要原因吗?
刘兴亮:新浪微博的“中毒”事件不应该叫中毒,它是受到了恶意代码的攻击,还不是一种病毒,主要利用了新浪微博系统的一个XSS漏洞。这个漏洞被插入了一些恶意脚本,通过这样的漏洞来控制、攻击微博,多点登录只是表面原因。世界各大知名网站也都被黑客攻击过。
主持人:事发之后新浪暂时平复了风波,但也说不能完全保证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现在很多山寨的微博网站,私自把新浪微博用户作为自己的用户。用户在新浪微博发什么,山寨网站上也会有相应的内容显示。由此可见新浪微博的安全性之差,是不是新浪对于维护安全采取的维护措施不太到位?
刘兴亮:上面提到的现象是新浪微博和第三方的合作,在第三方网站上和新浪微博同步更新信息。开放是互联网的一大的趋势,但是开放也会带来很多后果,安全就是其中之一。这次黑客可能就是利用了第三方开放的API接口,新浪还是做了很多安全防范的措施,但黑客防不胜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