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师大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4-03-18 12:08:00
贵州师范大学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值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贵州师范大学师生重温讲话精神,畅谈思想感悟。

  肖远平(校党委书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五年来,贵州师范大学党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师范教育底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在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铸魂育人使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着力将特色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大批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质人才,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答好“强国建设、师大何为”的时代课题,为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教育力量。

  李俊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躬耕教坛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技能,做到主义真、方向明、学问高、德行正,尤其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特点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冉源懋(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在未来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师范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还要强化和提升其作为未来教师的思政能力。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关系,优化设计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在其他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突出正确的价值引领,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尤其必须训练和提升师范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

  宋小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担起培根铸魂的重担,必须锤炼自身本领。我们要崇尚学习,敏于求知,勤于学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学习,在学懂弄通方面下功夫。我们更要涵养德行,诚意正心,以言传身教感召学生,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要心怀“国之大者”,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有淡泊名利的坚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用“赤诚”“仁爱”培育学生。

  李薇(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副教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砥砺奋进中唱响主旋律,引领学生增见识、明事理、敢担当,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裴鹏涛(国际教育学院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做有坚定信仰、深厚情怀、创新思维、宽广视野、严格自律的思政工作者,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不断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付爽(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师范类大学是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引领者和示范者,能够在师范类大学继续学习,为将来的教师职业铺设基石,我感到很自豪,也感到责任在肩,在今后的实践乃至工作中,我也要不忘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肖靖洋(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