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建立了六大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了“五育人工作体系”和具有“国际范式、中国特色、本土实践”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个性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学分制改革与创新为代表的“个性化教学管理”、以“在创新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的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规范化教学管理”、以自主研发的“Web+移动端”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共同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教学管理整体情况
(一)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构建了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组织体系和六大保障体系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宗旨,秉承“实在、激情、乐业、和谐”的“番职精神”,在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bet36体育备用;年)》任务引领下,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度、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我校不断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在学校章程中明确了“学校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体教职工应树立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构建了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组织体系:通过定期召开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商议教学管理重大事项,通过教学工作年会、教学工作月度例会、教学工作周例会和教研教改周活动等从学校到二级学院、教研室逐层落实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学校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建立了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教学条件保障、经费保障、质量监控保障、信息化保障等六大保障体系(见图1)。
图1 以教学为中心的六大保障体系
(二)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了“五育人工作体系”和“个性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坚持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严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校企协同育人,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教学管理队伍,保障教学管理经费投入,构建了“五育人工作体系”(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环境育人,见图2)。
图2 五育人工作体系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围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通过搭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构建了“个性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见图3)。基于柔性的教学管理体系,助力学生人人成才。
图3 “个性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
(三)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构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习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相关文件和借鉴世界三大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工具EFQM卓越模型的理念、国际各类专业认证的基础上,我校总结番职质量管理历史、人才培养实践和专业年审试点经验,构建了具有“国际范式、中国特色、本土实践”特点,“驱动—结果”要素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型(见图4),打破了组织结构限制,把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有效衔接起来,促使培养质量处于持续改进中。
图4 “驱动—结果”要素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型
二、教学管理特色创新
(一)个性化教学管理——学分制改革与创新
1.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
我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等多方面的学分制改革探索,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理念,在广东省内率先引进正方教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支持学分制改革。2016年将学分制改革纳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任务,成立了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强化“柔性管理”,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才能,不断总结学分制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稳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工作:
(1)先后修订了学分制实施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转专业管理规定、学分收费制等规章制度。对于学籍异动的学生,通过弹性化学籍管理、自主选课、学分互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制订了学分制改革的“五选目标”,即学生可以选专业、选课程、选任课教师、选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见图5),并在体育课、思政课等公共必修课和专业群平台课上率先试点选课制,鼓励教师之间合理竞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图5 学分制改革的目标和制度框架
(3)制订了辅修制管理办法,经过编制方案、申请、论证、立项等流程,开设了10个辅修制专业试点,每个辅修专业设置5门课程(15学分),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开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辅修感兴趣的专业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就业空间,首批参与辅修制试点的900名学生中有将近600人即将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4)制订了学分互认和课程置换管理办法,先后与美国默西学院、日本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日本大阪高技术学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签订学分互认协议。
2.课程体系柔性化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选课需求
为配合学分制改革的柔性化教学管理需要,课程体系也做了柔性化设计(见图6),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1)基本素质必修课中引入了可选修的在线学习课程和免修学分认定;
(2)综合素质选修课细分为科技、人文、经管、艺术等十二类,各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灵活设计课程结构,课程数量也由原来的50多门线下课程优化整合为30门左右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SPOC或MOOC课程,新增了400多门超星尔雅通识课和100多门其他网络教学平台的通识课,课程资源极大丰富,能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设置综合素质课外训练项目,涵盖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类、职业技能类、科学技术类、创新创业类等九大类项目;
(4)职业能力选修课涵盖了横向拓展课、纵向拓展课和企业订单课等,以满足学生不同方向的职业发展需要。
图6 柔性化设计的课程体系
(二)规范化教学管理——“在创新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
1.在创新中规范
我校是2015年教育部立项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bet36体育备用;年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迄今校企协同共培养813名现代学徒。现代学徒制是新生事物,试点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创新与规范是对立统一的,管理离不开规范,发展离不开创新。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学徒制,学校一边大胆实践创新一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着力形成标准与规范:皮具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市政工程技术三个专业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研制立项,出版了专著《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法》,先后制订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运行管理细则(试行)》,明确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实施流程(见图7)、申报试点专业要求、合作企业八项要求(见图8)、双导师聘用与双向流动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基本管理事项。
图7 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实施流程
图8 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八项要求
2.在规范中创新——以店长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2015年我校与深圳百果园公司合作在市场营销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为规范管理,校企协同研制了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开发了3门国家级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企业遴选标准、师傅工作标准、师傅带徒培训课程以及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及管理办法等。同年牵头联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学院等15家单位发起成立百果园职业教育联盟,在联盟内共享和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2016年底百果园职业教育联盟升级为店长职业教育集团(见图9)。店长职业教育集团是现代学徒制在规范发展中的组织管理创新,包括四大创新:
图9 现代学徒制下的店长职教集团人才培养体系
(1)教学标准创新:研制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企业标准、师傅导师标准等系列标准,形成了协同推进店长人才培养的基本范式;
(2)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构建了集群化、连锁式校企、校校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3)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了“不同专业按类型、企业学院按行业、职教集团按区域”三维立体零售店长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4)管理创新:构建基于分享体系的共享型组织,集团成员间通过会议、网络等途径分享经验、案例、合作需求信息等。
该创新成果应用推广成效显著:近年来该职教集团为零售行业输送店长及储备人才近万人;以“连锁”形式将专业教学标准、企业标准、师傅导师标准等系列标准和教学资源等广泛应用和推广于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人才培养成果获得新华社、国务院网站、工人日报等60余家媒体报道;为中高职培训100多场,接收了80余所学校教师学习观摩;出版了系列教材,培育了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信息化教学管理——以顶岗实习系统管理为例
学校现建有教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实习管理服务平台(用于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企业课程教学管理,以及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管理)、技能竞赛服务平台(自主研发,用于校内技能竞赛管理,同时为广东省中高职技能竞赛省赛提供管理服务)、教学诊改系统、课程教学服务平台、素质拓展服务平台等六大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以教务管理系统为核心,实现了教务管理与服务系统与其他五个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见图10)。
图10 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2010年我校自主研发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上线,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升级“Web+移动端”的系统,构建了基于PDCA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信息化解决了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难点和痛点(见图11):
1.夯实安全责任,降低管理风险。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管理是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校在组织实习的过程中,除了严格遵守实习管理规定、为学生统一购买实习意外保险外,还要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测试,为了达到“夯实安全责任,降低管理风险”的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在参加顶岗实习前在顶岗实习系统中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上传本人签名的安全责任书扫描件,作为顶岗实习审核的必要条件,避免有学生未签订安全责任书就参加实习;
(2)在顶岗实习系统增加安全测试题库,随机抽题组卷,参照驾照科目一考试要求,安全测试成绩必须达到90分以上才合格(满分100分);
(3)顶岗实习单位通过合规性审查,实习单位必须是校外实训基地或达到了校外实训基地要求的标准。
图11 信息化系统解决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思路框架图
2.提高实习过程质量管理水平。
(1)落实双导师制管理: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均可以登录系统及时指导、批阅学生的实习成果和及时评价实习表现,便于落实双导师制。
(2)加强考勤签到管理与预警:微信移动端有基于GPS应用的签到定位功能,便于顶岗实习期间每天上下班前的考勤签到管理。
①考勤预警:缺勤次数超过应签到总数的1/3就要取消课程考核的资格,为此可以在系统设置预警阈值,当每周或每个月缺勤次数累计达到预警阈值则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给学生和指导教师;
②签到时间预警:出现非工作日正常上下班时间签到,由指导教师判断是否有违反实习管理规定的情况;
③签到地点预警:定位地址与登记的顶岗实习单位地址不一致时,系统自动推送预警信息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及时联系学生核查实习是否异常。
(3)基于学习成果导向,设置实习周记和实习成果等材料提交的时间,倒逼学生必须按时上传学习成果,引入预警机制,有效规避作业拖延症。
3.提供及时的实习效果评价与反馈
构建全面、多元、开放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预置5类评价指标: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互评、校外指导教师与学生互评、学生评价实习企业;实习管理服务平台与教学诊改系统联网,实现数据与流程对接。
三、教学管理工作成效
(一)生源质量好,人才培养质量高
我校生源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近三年bet36体育备用文科、理科、美术类投档分数线均稳居广东省高职院校前3名。人才培养质量高,先后培养了全国劳动模范黄德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俊文等。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7%以上,连续五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超过95%,雇主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1%以上的高位。根据bet36体育备用;年麦可思报告,我校近四届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就业现状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均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平均水平。
(二)教学名师璀璨
国家级教学名师数居高职院校全国第一,省级教学名师居高职院校全省第一。名师所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6个,居高职院校全省第一(见表1)。
(三)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省级以上重点专业数量超过学校专业总数的62.5%,专业建设成果在全省位居前列(见表1)。
(四)课程建设成效突出
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学校国家级课程、省级课程数量在全省、全国位居前列(见表1)。学校正积极响应,策划和开展金课建设。
(五)教学成果丰硕
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2014、bet36体育备用;届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共9项,数量居高职院校全国第一(见表1)。
表1:教学管理重要成果一览表
指标 |
国家级 |
省级 |
备注 |
教学名师 |
5 |
10 |
国家级全国第1 |
教学团队 |
2 |
6 |
国家级全省第1 |
示范性专业 |
6 |
9 |
省 级全省第2 |
央财支持专业 |
2 |
—— |
—— |
品牌专业 |
—— |
12 |
全省第1 |
省重点专业 |
—— |
8 |
—— |
精品课程 |
15 |
25 |
国家级全国第3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14 |
27 |
国家级全国第4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1 |
2 |
全省第1 |
精品在线开放课 |
2 |
5 |
国家级全省第1 |
教学成果奖 |
11 |
27 |
近两届主持获奖数量总和 全国第1 |
(六)教学管理研究理论成果丰富
2011-bet36体育备用;年,在教学管理机制、校企协同管理、教育国际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成果丰富:立项课题156项(国家级7项),发表核心论文182篇,出版著作72本。部分教学管理研究项目与著作,见表2:
表2:部分教学管理研究项目与著作列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