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后,日新月异的增城正崛起一座科技教育城,坐落在白水山下、西福河畔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一角,新落成的“甘泉书院”传来琅琅书声,学子络绎不绝,如斯景象,庶几先生之道不废乎!
2024年6月6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牵头联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共建“甘泉书院”,在科教城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冯达文,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崔颂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晋清,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谭晓红,中山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广东伦理学学会会长李萍,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平,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张清江,以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罗干政,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铭辉等60余位领导专家出席仪式。罗干政、崔颂东、丁晋清、廖平、张清江作为共建单位领导致辞。揭牌仪式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罗干政,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铭辉分别为甘泉书院负责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颁发了聘书。
甘泉书院以“甘泉”为名,意在接续甘泉先生书院教育的学脉,弘扬甘泉文化,纪念甘泉先生在文化传承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又以润泽天地、滋养万物的“甘泉”意象,寄托书院启智润心、以文化人的美好愿景。
罗干政书记致辞
罗干政表示,学校于今年全面入驻科教城,正好能够充分运用甘泉先生的心学思想资源和书院办学经验,深入开展新时代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创新基于“两个结合”的大思政育人路径,探索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泉书院正式揭牌
罗干政书记为甘泉书院名誉院长、院长、执行院长颁发聘书
李铭辉校长为甘泉书院客座教授、大思政育人专家颁发聘书
甘泉书院执行院长宋婕为甘泉书院各中心负责人颁发聘书
据了解,甘泉书院聘请了中山大学教授、中宣部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冯达文先生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名誉院长,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校长担任院长。甘泉书院挂靠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是融学术研究、教学实践、文化普及于一体的教学研究机构。下设甘泉文化育人中心、甘泉文化研究中心以及甘泉文化推广中心三大内设机构,建设典藏室、甘泉馆、时习宫、游艺斋、演礼阁、六艺台、太和轩、正心堂等总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实践体验场馆,发挥文化育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
座谈会现场
揭牌仪式结束后,甘泉书院共建单位负责人、甘泉书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学校“大思政”育人专家组、以及来自各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的专家学者围绕“书院建设暨思政课教学创新座谈会”开展座谈,共同商议甘泉书院的建设和甘泉文化研究推广路径,交流分享各高校开展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的经验。下午,广州市社科联“广为人知”系列讲座之“甘泉文化大讲堂”首场开讲,甘泉书院名誉院长冯达文教授为师生们讲授《湛甘泉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不久的将来,甘泉书院将定期举办更多普及性的专题讲座,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餐。
冯达文教授讲授《湛甘泉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路者,于2006年率先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了“礼以立人、艺以养人、行以成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念,构建了以公共必修课《国学精粹》为核心的“一课三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由之凝练而得的成果获得了bet36体育备用;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两个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探索构建基于“两个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随着甘泉书院的运行,学校以书院制教育改革推动构建以“甘泉文化”为特色品牌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将能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广州擦亮“甘泉文化”这一岭南文化品牌,为城区提供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来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陈凯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