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看英语水平进外企托业(TOEIC)考试有标准

http://en.jybest.cn    考试中国  2010-07-07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中文称托业)与TOEFL(托福)相比,尽管只有两个字母的不同,但是却有着天壤之别。TOEIC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职业英语测评标准,而托福是留学英语考试。因此,两者在国内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去年全球共有280多万人参加了托业考试,其中亚洲占了93.9%。据说,在日、韩书店根本见不到托福考试教材,最畅销的正是托业考试教材。因为托业考试成绩是求职的一份英语能力证明。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参加TOEIC考试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托福考试,参加托福考试的只有80万人,不到托业考试的三分之一。

  TOEIC考试主要是工作环境中的日常交流,不包括理论英语,不会有专业术语的出现。由于服务的目标截然不同,考试的设计、内容、文理和测试的范畴等也都不一样。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有100多位专家专门负责生成TOEIC考试题库,试题从全球在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国家中收集,从口语和写作语言的样本中提炼出来,并由考试的开发人员和外界人员合作审查,保证了试题没有偏见、种族歧视和文化冲突。目前在我国社会上流行的种种考试,大都是为了学校升学,或者是国外留学所用,没有一种是在工作场所使用的英语考试标准。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ETS签署了协议,直接引进TOEIC考试作为我国使用的职业英语标准。托业考试作为我国加入WTO后首次引进的国际中高端职业英语能力认证标准,已经成为我国职业英语技能认证事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考试者在获得TOEIC成绩的同时,也将得到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颁发的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英语能力等级证书》。

  较之其他各种英语考试,TOEIC考试在企业考评员工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TOEIC考试的成绩能让企业计划出需要多少培训,使员工的英语能力提高到所需要的水平;能提供考生所适合的工作范围的描述;能提供一个跟踪进步和比较能力的持续的比例尺。TOEIC考试的总成绩范围为10至990分,考试成绩没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而据研究表明,这项考试的等值性非常好,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参加三次不同版本的TOEIC考试,得到分数差别非常小,其平均值完全可以反映考生的真实成绩。

  与TOEIC考试成绩对应的我国职业英语水平等级标准也已经公布于众。根据这个标准,应试者必须至少获得TOEIC考试200分这一最低起点,才有资格获得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对达到200分以上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根据不同的分数段颁发5个不同级别的等级证书,分别代表一个劳动者应用英语的水平。据悉,无论应试者任职于跨国公司还是在国内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两种由国内外权威测评机构颁发的证书都能对应试者的职业英语能力提供最好的证明。

  目前,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政府部门均已采用TOEIC考试来评估公务员的英语交流能力;已进入中国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有相当多一部分是采用TOEIC考试建立公司的英语交流能力考评体系,作为人员招聘、升迁、海外任职和员工培训的内部标准。宝洁公司(P&G)1995年就已采用TOEIC考试建立了该公司员工英语能力评测的全球标准,这一群体中还包括了EPSON、辉瑞制药、三星电子、LG、可口可乐、BMW、马自达、Airbus、Northwest Airlines、MobilOil等著名企业。

  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在今年进一步加强推广TOEIC考试。除应政府部门和内外资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提供上门诊断考试外,还将在北京等15个地区举办5次社会公开考试。目前,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新东方学校等培训机构已经开展托业考试培训。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