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旧托福考试五项基本区别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2007-10-24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在经过数次的延期之后,新托福考试(The New TOEFL iBT)终于在今年9月15日正式登陆中国大陆,6个城市的共14个考场的全部座位在报名开始后的24小时之内就被预定一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新托福考试基于电脑和互联网进行,颠覆了旧托福的纸笔考试形式。此外,从考题形式和技能要求方面来说,新旧托福考试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制定有效的备考方案和应试策略,朗阁培训中心海外教学部核心教学研发专家房挺老师对新托福考试的特点及其与旧托福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新托福考题将包括综合技能(integrated skill)的考察

  传统的托福考题分成听、说、读、写四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考察考生的一种语言技能,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而新托福考试中有相当数量的考题考察的是考生的“integrated skill”(综合技能),具体说来,考生可能需要:

  (1)先听一段文字,然后再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回答一个问题

  (2)先阅读一段文字,再听一段话,然后根据所读到的和听到的内容说一段话

  (3)先读一段文字,再听一段话,然后根据所读到的和听到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可见,新托福考试把考生的语言技能放在了综合运用的层面上进行考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发挥。

  二,新托福采取人机对话的形式

  旧托福(PBT)完全是纸笔考试。而新托福则是以网考的形式进行,整个新托福考试的运行都要通过电脑加网络来完成。首先,考生要用电脑做答,所有的考题都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通过耳机传送音频材料,考生通过点击鼠标、敲击键盘或对着麦克风说话做答。其次,考试的题目是通过网络传送的,考生的回答也都将通过网络系统传送给位于ETS总部的考试中心阅卷人员。

  人机对话在口语部分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口语测试中,主考官被计算机取代,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将会显示在屏幕上,有多少时间准备、可以回答多少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完全由计算机下达指令。考生听不懂或看不懂问题无法请求再问一遍,也无法使用肢体语言辅助交流。这点新托福与雅思考试相比显得不够人性化。

  三,新托福考试不再把语法作为直接的测试点

  熟悉旧托福的考生都知道,旧托福考试的第二部分是语法结构和书面表达(Structure & Written Expressive),主要测试考生的基本语法能力,通过适当地训练,中国考生普遍在这一项中取得高分甚至是满分,从而拉高托福考试总分。而新托福考试取消了这一部分的测试,把语法能力的测试融入在了各科考题,特别是口语和写作中,这对于很多以死读书、多做题为主要备考方式的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口语写作成为必考科目计入总分

  旧托福考试设有专门的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和TWE(Test of Written English)。 TSE和TWE成绩单独计算并不计入总分,且考生可以选择是否参加TSE考试。而在新托福考试中,写作和口语的测试被放在了与阅读和听力同等的地位,成绩被计入总分。这对许多不擅长“语言输出”的广大中国考生来说意味着难度的加大。

  五,新托福考试耗时长,强度大

  新托福的考试时间总计大约为4小时,只是在听力和口语的考试之间有约10分钟的休息。这比旧托福的考试时间延长了大约半小时。而且,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考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随时关注答题时间和剩余时间。考试中会多次出现屏幕“读秒”的情况,心理压力相当大。考生若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状况恐怕很难坚持到底。据了解,9月15日国内的第一次考试统一安排在下午4点,将要持续到晚上8点。对于习惯于6、7点钟吃晚饭的考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

  除了以上五点主要区别之外,新托福还有允许做笔记,成绩可以网上查询等旧托福不具有的特点。但无论如何变化,新托福考试还是一门英语语言能力的测试。考生也不用过于慌张,应该在巩固英语基础和加强能力的同时,适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模拟测试,并调整好心态,让新托福考试化新为旧不再陌生。

选自《longre的博客》,点击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