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讨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张炳阳  2007-03-02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扩招、争夺生源,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外语人才却一支独秀,保持着旺盛的需求热度。

  外语人才走俏,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外语人才招聘热的背后,也有不少遗憾:

  在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下,多元文化背景开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

  尤其对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人才市场上,学生口语不流利,专业知识缺乏,国际贸易规则陌生等等,都令不少用人单位抱怨不已。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外语人才热也可能遭遇寒流。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

  冷热不均,外语人才热中趋冷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迎来世博会之际,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外语人才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视线。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中,尽管外语人才还是职场宠儿,但是,人们开始抱怨工作难找,合适的人才难找。在外语人才热中也出现冷趋势。

  趋势之一: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人才为我国对外交往、贸易、经济合作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关统计表明,1983年,高等专业外语在校学生人数仅有3万多人,高等师范院校外语系学生不足3万人,外语研究生只有422人,三项相加也只有6万多一点。时至今日,我国学习外语的人不知翻了多少倍。从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规模从10万多人逐步扩大到今天的1000多万人!

  去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研讨会透露,我国约有3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一亿人。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总人口。

  尽管我国有数亿人学英语,可是,我国仍然缺乏高端外语人才。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频频告急,即使是北京上海这些高级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也难以幸免。福建是严复、林纾、冰心、林语堂等著名翻译家的故乡,可如今在福州和厦门翻译人才十分缺乏,高端外语翻译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而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

  另外,同声传译员也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长期以来,国内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和扩大,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所有翻译当中,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仍然是目前需求大热门。据了解,同声传译一天8小时收费为6000~8000元,超出这个时间,还要额外付费。所以,称同声传译为金饭碗并不为过。

  专家们预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加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推动,必将大大刺激市场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高端外语翻译人才将大显身手。

  趋势之二: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双料”人才更加走俏

  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比其他专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但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文史、轻科技的外语教育的影响,外语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因此,英语专业人才缺乏相应专业知识或技能背景,难以胜任工作。

  有关部门进行过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市场对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逐年下降,希望外语人才具有较广博的知识的比例则上升至66%。

  一位猎头公司老板说,现在,我国懂外语的人很多,但能熟练使用外语的工程技术人才却不多。机械、化学、工艺、软件等专业的技术工程师,本身就十分紧缺,懂外语的就更稀有了,想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很难。

  金融、IT、电子、通讯等行业也同样存在专业外语人才紧缺的状况。据了解,当前绝大多数IT行业实行软件外包,外语成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事这些项目的技术人员仅靠三五百个计算机应用词汇是不足以读懂计算机科技类文章的,因此,外语水平的高低成为从业人员发展的决定因素。

  汽车人才短缺甚至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据中国汽车人才招聘网的最近统计,2006年上半年,汽车及相关制造企业继续保持在每月发布3000个需求职位这一规模上,并一直呈上升趋势;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发布的公告指出,汽车人才已高居北京2006年紧缺人才榜首。

  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再吃香,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这是笔者最近参加一次外语人才招聘会的深刻感受。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改变了传统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趋势之三:大语种渐冷,小语种升温

  过去若干年,我国小语种人才培养一直由少数几个院校进行。但是,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愈加频繁,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大型会议越来越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最近举行的2007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语类专场洽谈会上,日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专业更受欢迎,一家旅游公司的招聘启事上,共招聘西班牙语10人、法语10人、俄语10人、德语2人、日语20人、英语15人。很多单位需要应聘人员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两个“小语种”。

  其实,近年来,非英语语种外语人才已经悄然升温。去年底从上海传来消息,将首次举办非英语语种外语紧缺人才考试。为了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上海启动一项人才工程,专门培养小语种人才。目前被上海列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非英语语种”外语有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8类。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中国法国年”中国“俄罗斯年”等等,不仅促进了各种经贸、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交流频繁,也使得法语、俄语人才再次“吃香”、身价倍增。

  人才培养落后于现实,改革迫在眉睫

  做翻译、去外企、当白领……令人羡慕的眼光都集中在外语人才身上。可是,从外语人才培养的状况以及近年来外语人才就业市场上的种种信息表明,我国外语教学质量仍落后于形势发展,我国外语人才培养仍落后于现实发展。因此,改革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人才国际化,先要外语教育“国际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教育也表现出了“国际化”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化”。国外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注意吸纳和遵循“语言和内容相融合学习”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宽泛、实用和综合;人才发展的融合、交叉和复合。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彻底转变观念,下大力气改革我国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外语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以及外语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快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外语人才。

  不能厚此薄彼,应当学习所有国家的优秀文化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智力与人才竞争时代,世界各国的国际分工和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应该掌握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以便向所有的民族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和有用知识,和他们交朋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胸怀世界。人才培养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只教学几种通用的外语是不对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吃过亏。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少数语种。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政治、经济等其他原因而重蹈覆辙。

  专业和外语都不能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创新性人才

  过去,我们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为“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毕业生能够更好为各行各业提供辅助服务。今天,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多,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不仅要精通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也要了解我国自己的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不然的话,就无法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跨文化人才,复合型既包括跨文化,也包括跨学科。这个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涵盖面还要更大一些。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外语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综合和复合,但归根结底他们是外语人才。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与其我们提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不如下大力气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