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数智英才” 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举办企业家进校园活动
2025-07-04 09:4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管雪)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决策部署,贯彻浙江省委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高地精神,推进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月2日,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育数智英才·促产教融合”企业家讲坛暨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旨在为校企合作、实习实践、拓岗就业等方面搭建双向交流的桥梁,为同学们提供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就业方向与职业要求的宝贵机会。

  活动在学院教师王熙文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飚,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委员、原副校长胡华,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儿、院长王奔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近50位校外行业导师以及学院班子成员、各系部、科室教师以及学院在校生等13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校企合作,共育英才

  应飚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前来接受聘任的业界精英表示热烈欢迎,对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朋友们表示感谢。他表示,杭师大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举措和成果,强调了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行业导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行业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王奔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展示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及案例,为推进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导师聘任,助力学生成长

  邀请企业家进校,聘任行业导师,正是学院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和关键一步。

  活动现场,应飚和胡华为近50位行业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据介绍,此次聘任的行业导师分别来自不同的企业和机构,涵盖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行业导师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

  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授牌,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实现内涵提升与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履行培养符合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人才培养核心使命的重要举措。

  本次活动中,学院与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仁励家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杭州鉴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签署了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学院领导给实习实践基地单位给予了授牌。

  企业家宣讲,分享行业前沿

  企业家宣讲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五位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为听众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架构师谢晋分享了《基于AI图像业务的大数据实践分享》,深入探讨了AI图像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与实践。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阳林介绍了《医学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啄医生:数字孪生与大模型驱动的医疗辅助决策平台》,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道富银行副总裁朱昊以《硬实力持续升级,软实力带动升值——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的统一》为主题,阐述了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之道。

  杭州德聚仁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强讲述了《不想负了青春——从“打工仔”到“小老板”的辛酸之路》,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与感悟。

  浙江智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铁明带来了《就是不想负了青春——给你自己设立一个规矩,不要守规矩》,鼓励年轻人突破常规,追求创新,不管遇到怎样的风雨,永远要有自信。

  宣讲结束后,周春儿与王奔为五位企业家颁发宣讲证书。

  据悉,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始终着力完善“融理工·精数智·践创新·领未来”的“新工科”跨界数智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院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从政策激励、产教融合、课题研究、应用实践等多路径探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实践创新育人模式,与100余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协同育人桥梁,建有省级重点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市级“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实训产学基地”“大数据分析及技术成果孵化基地”“数梦工场”“众创空间”等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仿真创新实践训练与真实项目孵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联系,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也为老师们加强与企业联系搭建了平台。相信在学院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将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产教融合、教科人一体化和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5-05-19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