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让黄大年精神引领和指引新教师发展 浙江省高校新教师培训第一课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宣讲活动举行
2023-09-07 11:55:00

  黄大年,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更是受人尊敬的时代楷模。你想成为黄大年式的教师么?

  9月6日下午,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浙江省高校新教师培训第一课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宣讲活动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黄大年同志批示精神,充分展示我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成效,进一步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宣讲现场,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致辞。她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新教师进一步践行和弘扬黄大年精神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志做“大先生”,走好“育才路”;二是潜心做大学问,走好“科研路”;三是投身国家大局,走好“服务路”。

  此外,她希望新教师都能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在促进全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中贡献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攀高峰、创一流,全面塑造高等教育强省新优势。

  现场,来自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八所高校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先后分享了各自团队的教书育人经历、经验和感悟。他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讲述了胸怀大爱、辛勤耕耘、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的鲜活故事,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展示了新时代我省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


  浙江理工大学“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带头人、校长陈文兴在宣讲中表示,团队一直以来注重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默默耕耘,在奋进与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以黄大年教授为榜样,学习传承践行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传承践行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传承践行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陈校长表示,团队将始终把“教师”作为第一身份,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把“治学”作为第一追求,把“师德”作为第一标准,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好学生的“理想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黄海作为青年教师的一员,现场认真聆听了几个团队的宣讲。去年10月底,他从企业走出,来到浙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担任副教授,现主要负责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相关课程。他是湖南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我已经在杭州安家了,对杭州有种熟悉感。”

  “黄大年式的教师,应该本着一颗赤诚之心,不忘初心。”在黄海看来,教师是个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校教师,不光要传播知识、塑造灵魂,还要关注科研,甚至要平衡好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等多领域的事务。 

  黄海说,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将教学的本职工作做好,然后立足企业需求,做有用的科研,能多发点文章、申请专利等。记者了解到,黄海现在除了上课,还要带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生。

  之所以选择加入浙理工,黄海说,学校在纺织和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的特色跟他自身的研究和特长很吻合,“这样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袁海涛,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教师,去年入职并担任班主任,主攻导演方向,研究电影美学、东亚艺术电影和电影创作等。在学生眼中,他更像朋友,大家都不喊他老师,而是亲切地叫他“大海”“涛哥”“海涛”。

  对此,袁海涛表示很受用,这就是他想要的与学生之间的“松弛感”。“我班上今年有近20个学生,我们关系很近,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感。”他说,他每周都会抽时间跟学生聊一聊,聊学习、聊生活、聊电影创作,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永远都是学生的“倾听者”,同时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少走弯路。 

  袁海涛告诉记者,他的教育情怀或者说是对教师的情感是小时候开始慢慢建立的。“多年来不断追求学历、积累知识,其实就是想在成为教师后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

  对于黄大年式教师,袁海涛也有自己的理解。或许是生长在教育世家的缘故,他从小就对教师这个形象感到亲切,“黄大年是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学习的模范,他有着我始终在追求的伟大教育情怀。”


  据悉,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承办。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出席本次活动,另有全省5000名高校新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始业培训第一课。(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频道;作者:陈显婷;责任编辑: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