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金丹 邱润玉 王超)目光从办公桌上摆放着的多彩辣椒园项目文件上移开,朱运涛走出村委会来到田边,田里随风起舞的一株株彩椒,似在跳跃着向他诉说着春天的欣喜。
扎根,种出火红的希望
2019年1月,浙外结对帮扶泰顺县雅阳镇百福岩村。学校中文学院思政辅导员朱运涛报名成为了浙江省第十一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并担任百福岩村第一书记。“乡亲们好,我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的辅导员朱运涛,是咱们新到任的驻村书记。”洋溢着笑容,朱运涛一到岗就干劲十足,马不停蹄地开始走家串户。“辅导员?是辅导咱们种地吗?现在大学老师还辅导咱们乡下人种地?”村民的一句玩笑话,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一时间,他竟不知怎么回答乡亲们的质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得干出个好样!
在走村访户后,朱运涛发现村里存在严重的“三多、两弱、一落后”问题:低边户、留守老人和小孩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薄弱;村庄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年,百福岩村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发生了较大变化,可村民还是觉得“村子里的穷根是没办法改变的”。如何让村民们树立脱贫信心?通过什么方式能真正让村子富起来?经过一夜思考,朱运涛决定和这两个问题“死磕”到底。
朱运涛走村访户了解百福岩村情况
朱运涛了解到,在百福岩村,黄辣椒已有多年种植历史,村子里有一家辣椒酱企业专门收购黄辣椒、制作黄辣椒酱,但形式类似家庭作坊,收购力度有限,价格吸引力也不足。结合诸多的脱贫先进经验,建设百福岩村辣椒基地,发展辣椒产业的想法浮现脑中,他想,如果学校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村集体牵头以股份合作社形式为销售兜底,企业负责辣椒运营、销售,村民负责种植,政、校、企、村合作将辣椒种植产业发展起来,也许就能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在朱运涛的牵线搭桥下,依托百福岩村股份合作社,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9年下半年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他们在村口建起了500平方米科技化标准化辣椒育苗大棚,并建设了45亩的种植基地。他和村两委干部、企业负责人还聘请了浙江省农科院、温州市农科院专家指导彩椒种植。2020年,大棚成功育苗达4万多株,百福岩村辣椒基地也喜获丰收,亩均产达4000多斤,惠及农户30余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0347元,大大提升了村民收入。2021-2022年,朱运涛和村两委依托大棚基地,又成功申报“美丽田园?多彩辣椒”项目,通过镇、企、村三方协作,逐步形成辣椒育种、种植、观光采摘、加工生产、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的产业链。
最难的两年过来了,钱包鼓起来了的村民,心里对朱运涛有了一定的认可,纷纷成为了股份合作社的“宣传小分队”。致富的底气和信心以及“百福绵延”的心愿开始悄悄在村民心中扎了根。
启明,照亮知识的学堂
在浙外做辅导员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朱运涛的日常工作。而成为农村工作指导员后,他也常常与当地村民谈心,耐心了解他们心中的所想、所盼,悉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一次进户走访时,他了解到老人的孙子英语学习困难,但bet36体育备用在即,老人焦急又无奈。他安抚着老人,表示可以用自己工作的空闲时间帮助孩子复习英语,后来这个孩子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个事情触动了朱运涛,怎么让村里的孩子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他萌生了浙外与百福岩村互动的想法。
2019年,朱运涛提出修缮古民居石门楼,复立清末学堂——启明学堂,为村里的娃娃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新场所。经过努力,在雅阳镇、百福岩村两委、浙外及部分乡贤的共同努力下,启明学堂重新开放。朱运涛作为专项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依托启明学堂,开办起了“家门口的夏令营”,红色研学、外语、国学、太极拳、茶道、书法、绘画、农事体验、文创设计等课程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评和称赞。4年来,启明学堂“家门口的夏令营”服务当地中小学生达700人次,教学时长从7天延长到20天。
朱运涛指导学生开展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酷暑炎炎,浙外学子穿梭于山间与课堂,山里的清风伴着朗朗书声在学堂里汇聚起新希望。朱运涛看在眼里,心里欣慰万分。“我经常告诉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要认真关注班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对于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孤僻沉默的孩子要多加关注,及时向家长反馈,了解情况,并与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让孩子在短短的暑期学堂里有良好的提升和改变。”
朱运涛参与启明学堂“家门口的夏令营”活动
在5年的乡村基层工作中,朱运涛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也看到了乡村巨大的发展潜力,每次走在百福岩村的土地上,他都充满了希望:“乡村工作大有可为,青年学子要认真学好自身专业,做到专业精湛,技能娴熟,在乡村工作中才能充分把专业和乡村实情结合,开阔思路、脚踏实地解决乡村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希望有更多的青春力量来到乡村基层,建设更美好的乡村未来。
2022年,朱运涛因在山区结对帮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区26县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从浙外的辅导员到百福岩村的第一书记,在农村成长的赤子又回到了农村,他带着全新的力量,带着浙外的青春活力从高校走进乡村。如今,朱运涛与百福岩村、浙外助力浙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