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身临其境学习“非遗”知识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非遗”课堂搬进了博物馆
2022-04-19 15:27: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时忆宁)“这件瓷器叫《青釉跳刀纹菱口碗》,是国家级首批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大师去年捐赠给浙江旅游博物馆的。这件作品非常好地展示了徐朝兴大师的‘跳刀’绝活,在一个胎薄如壳的胚体上刻下上万波线或印痕。”“这件作品《母爱》是东阳竹编作品,出自我省唯一的竹编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福礼先生之手。”

  4月18日,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授课现场,浙江旅游博物馆讲解员王飞凤正在向20级国际导游专业的同学们讲解浙江工艺美术品。这节课搬进了博物馆,该校导游专业的同学们随之走出课程,走向户外,身临其境地跟着老师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介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际导游专业副教授、高级经济师徐辉是该课程的负责人。谈起课程设计和教学目的,他说:“‘非遗’内容的教学是个热点,也是难点,难在‘非遗’形式多样,内容更是包罗万象,而老师在教室里讲课的传统方式形式呆板,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徐辉对课程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一方面,他在教学形式上突出了场景多样化。“受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带学生去校外景点实地参观学习,但我始终认为,只有‘走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我们学校就是国家4A级风景区,校园内还有全国首个以旅游为主题的省级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副馆遂园是遂昌县人民政府捐赠给我们的清代徽派古建筑,这么得天独厚的校内资源,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在授课师资上徐辉也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人才资源,采用了“合作授课”的形式。“‘非遗’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大学问,术业有专攻,没有老师可以做到样样精通。因此,在我的‘非遗’课堂上,我喜欢借‘外援’,曾经邀请过学校艺术学院的教授给同学们讲‘非遗’中的音乐;此次我邀请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出身的讲解员王飞凤为大家讲‘非遗’。在这个过程中,我相当于扮演‘导演+主持人’的角色,设计策划每个教学环节,把控整个课程节奏,让更专业的老师来讲授知识。”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是什么?”“不同于古迹、建筑群、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指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仪式、节庆等文化。”在浙江博物馆三楼的“浙江旅游工艺品”展区,王飞凤通过介绍萧山花边、东阳木雕、龙泉青瓷、畲族服饰、青田石雕等,引导同学们了解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及其表现形式。在“原国家旅游局捐赠品专题展”板块,她通过“各国申遗之争”热点,结合韩国螺钿漆器、“端午祭”咖啡杯、瑞士牛玲展品,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及传播特点。

  “遂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正如徐辉所说,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园内,还坐落着一座距今150多年清代徽派古建筑——浙江博物馆副馆遂园。2013年,遂昌县人民政府将清代上官育侨将军故宅连同其紧挨的小民居捐赠给浙江旅游博物馆作为副馆。古民居在遂昌当地被拆卸后根据建筑图纸边上号码,每个木头、每块石头都被记上指定编号进行重组。授课现场,王飞凤从徽派建筑的精美“三雕”、门楼、马头墙、粉墙黛瓦、天井,讲到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从遂园的文化历史,讲到如今遂园承接各类展览,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场所的“华丽转身”,这正是“非遗”融入师生和现代生活的范式。

  课程的最后,师生们围坐在亭子里讨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来自西藏的它拉认为:“可以把非遗元素融入到旅游线路中。在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都会弹扎木念,汉语就是六弦琴,伴随着琴声,我们翩翩起舞,向游客们展示独特的藏族文化,就是对非遗的宣传和保护。”来自青海的学生芦畅翔说:“从旅游的角度谈保护非遗,我认为除了在非遗旅游线路设计、导游词创作中宣传非遗外,还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旅游产品的创新研发。”“我认为保护非遗与开展非遗旅游不矛盾,关键在于掌握好度,不能搞过度开发。比如咱们壮族每年三月三的对山歌就是一种非遗文化,每年我的家乡都会办旅游节和民俗文化节,在宣传保护非遗和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共赢,”来自广西壮族的学生戴家烨说。

  这节课的授课在流畅、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但对于徐辉来说,每一次“走出课堂”的体验都需要前期大量的精心谋划,反复的沟通。“看来这半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这些“看不见”的工作量耗费心神,但是他觉得这些教学的尝试改革很有必要。

  “导游是祖国山水人文之美的分享者和传播者。导游也是旅游职业教育最传统、最核心的专业之一。但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导游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标准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适应性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导游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拥有20余年国际品牌酒店、五星国际旅行社管理经验的资深国际导游和全国旅游教育名师,徐辉教授感触很深。

  “近年来,旅游市场中‘非遗+旅游’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很多导游在给旅游讲解非遗项目的内涵和特点时比较吃力,更多的时候导游是依靠个人兴趣自发地进行信息搜集和学习,缺乏系统性学习。因此,在‘双高’计划导游专业群建设中,我们学校重新调整课程体系,专门新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这门课,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挖掘和展示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时代价值,探讨非遗与旅游在空间、功能、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融合。我们应该对接产业需求变化,打破传统导游职业边界,注重文化和旅游融合,不断为培养复合型的导游人才搭建新平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有文化内涵的‘国际金牌导游’。”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