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鲁少辛)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近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初芯”党史学习实践团,深入浙江省天台县三州乡开展乡村红色研学实践,追寻乡村红色文化印记,探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当地红色文化洗礼,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团队实践期间对三州乡东坑村、下屋村、梅枝岭、道士岩村开展了红色研学,探寻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革命先烈的红色印记,传承非遗文化,调研乡村产业振兴。
实践团最先到达下屋村开展实践调查。“初芯”实践团在当地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内开展研学实践。文化礼堂是该村红色文化的集结地,礼堂内有老党员捐赠的红色老物件、珍贵书籍和文稿,随处可见的毛主席经典语录、党徽、抗日时期的重要人物事迹及战役介绍等红色回忆。体味党史文化,学习红色革命精神,为同学们重温了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实践团的同学们对村内老党员——陈国扬老人进行了采访。入党48年,陈国扬从青春到暮年,从热血到余热,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自觉服务村庄。他向大家讲述,在他们的一辈,每天都会坚持读一读毛泽东选集,学习毛泽东语录和诗词,直到现在的“四史”学习书籍,他也坚持每天拿来看一看。采访结束后,团队同学们表示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成为一个对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有用的人。
7月13日,“初芯”党史学习实践团登上了三州的“红军岭”,被誉为天台“井冈山”的地方,其中的梅枝岭被称作三州的“黄洋界”。梅枝岭头,一座威武的石亭高高耸立,亭内的黑色大理石石碑上题写着“红军岭”三个大字,旁边刻有朱德的《经闽西感怀》:“越过仙霞岭,早登天台山,赣闽成一片,直到杭州湾”等反映当年革命历史的诗句,极大肯定了梅枝岭战役。在其旁边被誉为“浙江第一碑”、重达数十吨、无拼接的花岗石“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高高矗立,见证了八十多年前先烈们留下的足迹。
追寻红色印记,探寻乡村文化,党史学习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了道士岩村。道士岩村的民风淳朴热情,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州吹打”欢迎“初芯”实践团的到来。三州吹打,又称道士岩吹打,是三州乡道士岩村的传统表演项目。锣、鼓、唢呐等乐器之间完美配合,演奏风格欢快喜庆,“热情似火”,现场效果震撼,气势磅礴,让现场观众感到心情愉悦、开阔。乐队演奏结束时同学们在演奏队的示范下,纷纷进行学习。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浙东游击队三五支队根据地,还向当地村民学习编制红军草鞋。道士岩村在抗战时期设立了军鞋厂,用于支援红军,如今军鞋厂旧址已经几不可见,但是村里很多老人还是沿袭了当年的传统,保留了纳鞋的手艺。村民们说:“都是免费给各地游客展示、体验编制草鞋的技艺,不仅是为了吸引众多游客,更是为了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三州乡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红色资源丰富。在实践中,“初芯”实践团认真调研,深入实地学习,以青年大学生的见解和独到的视角学习、交流、分析,了解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走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录视频的方式记录乡村特色产业与当地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带来新活力、新想法。
实地调研中,团队了解到,因三州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只能自产自销。虽然当地茶文化节和高山西瓜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企业,但更需要有活力和多元带动规模的元素,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产业发展新格局。
经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实践团的同学们认识到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巨大效益,产业兴旺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初芯”党史学习实践团与浙江“忆乡拾”新媒体工作室联合拍摄记录三州乡,通过专业拍摄和新媒体传播形式宣传三州乡特色产业和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追寻红色文化印记实践活动,给“初芯”党史学习实践团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同学们深入实地,感受红军精神,回顾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奋勇拼搏的崇高精神与理想信念,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切实认识到弘扬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乡村,看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听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中的乡村故事,更加感受到了乡村生产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学们深受震撼,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发展建设努力奋斗的决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