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写信给青年时期的“他们” 杭电马院研究生这样学党史
2021-03-20 16:3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程振伟)“北大红楼的一层东南角,是您的办公室,仿佛还可以看到您在那里奋笔疾书,接待学生的情景。您生活节俭,不吸烟不喝酒,极少坐车,常年穿着一身中式灰色长袍,除了生活所需,几乎是没有其他的开销,以您在北大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绰绰有余,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处处捉襟见肘。这主要是您不仅在思想上为青年指路,在生活中也对青年给予无私的帮助......”

  这是杭电马克思学院的研一学生孙亚燔,在给青年时期的李大钊写信。时间定格在1918年,当时李大钊29岁。“今年24岁的我,给29岁时的李大钊写信,我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青年精英,他们的思想如火,行动如电,他们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全力为国家民族奉献自身所有。”孙亚燔说。

  孙亚燔参加的是杭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的“写信给青年时期的‘他们’,立志做更好的我们”活动。杭电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表示,写信一定要真诚自然,把自己摆进去,在充分了解写给的人(比如革命先烈)的某个时期的经历、思想基础之上,与他们进行思想对话,让现在的青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认识到自己在新时代,一样可以担当大任、干出精彩。

  通过写信,笃定信仰。在《给27岁杨贤江同志的一封信》中,王威同学写道,

  “我叫王威,您的老乡,慈溪人,目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读研究生,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至于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还得从您在我心中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种子说起——在您离开我们七十多年后,家乡的贤江中学、庵东中学和坎墩中学三校联体融成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杨贤江中学’,后来也成了我的母校。在那里,我逐渐走近了您。1917年,您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坚定地加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抱定“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改造中国的志向。五四运动爆发后,您积极投身学生运动,艰辛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当时,您不仅是少年中国学会的领导核心人员,而且主编《学生杂志》,协助编辑《中国青年》,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贡献。现在,我仍然把您当作自己的“青年导师”。而我现在的专业选择,正是受了您的影响,今后我还要按照你们指引的道路奋斗前进。”

  通过写信,告慰革命先辈。在题为《写给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信中,研二学生马妍说,当今的中国早已和过去的中国不同。没有硝烟弥漫,也不再是封建闭锁,这里是绿茵花溪,开放繁荣,中国摆脱了贫困,中国举办各类文体盛会,中国在国际上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大国……我们都同您一样,在差不多的年龄,选择了共同的信仰,所以抗疫途中有年轻人逆行的背影,脱贫攻坚一线有年轻人挥洒的汗水,我们愿为共同的信仰不懈努力、奋斗终生乃至献出生命。

  通过写信,接力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研三学生张俊在《致信钱学森:祖国永远是我奔赴的星辰大海》中写道: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从大洋那头传来,几番辗转,你再度走上港口,耳边汽笛声隆,你回望这片喧闹土地。“我不会再回来,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2021年,我二十四岁,我将要离开学校奔向实现更大梦想的星辰大海。我突然醒悟,先生您年轻时就种下一颗赤子之心——“信念已定,学成必报效祖国!”这句话蕴含的精神,适合今日所有的青年。

  “党史,也是一部青年奋斗史。让同学们给青年时期的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写信,就是要让我们现在的青年感受到什么叫担当使命,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责无旁贷,通过与先辈情感共通交融,拿出行动承担起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伟大使命。”杭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核成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