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裕丰街小学数学教师参加“行知行”2024年小学数学教师研习大会
2024-11-21 16:33:00
裕丰街小学

  为深入贯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把因“行”获“知”,由“知”导“行”,行知合一,创生发展的教育主张深入到数学教学中,11月14日—16日,裕丰街小学4位数学教师走进四川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场回味悠长的视听盛宴。

  大会在重庆教科院的康世刚博士带来的讲座《小学主题式教学课程建设:行与思》中拉开了序幕。康博士从主题式教学的缘起、内容、理念、结构、实施和未来六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主题式教学课程。

  章光虎校长带来的《长方体的认识》,巧妙地将数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自主探究想要研究长方体的什么知识和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再让学生自己汇报,在汇报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长方体的立体认知,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邓利平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周静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利用引入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再从质疑到表达到创造。

  贲友林老师的《分数与除法》,以“陈平分肉”的典故为引子,再以“孔融让梨”结尾,留下疑问:为什么生活中有的时候要平均分,有的时候不需要平均分?为什么不管是不是平均分,都要用除法?贲老师在随后的讲座中与我们分享了为什么没有在课堂上告诉孩子答案,而是留他们去课后思考、讨论,因为他认为数学不是为了追求一个答案,而是构建数学思维的过程,不论老师教什么,怎么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结构,让知识结构化,给核心概念以核心地位。

  涂清燕老师的《数字编码》和周倍倍老师的《与时间有缘的12》同样引人入胜。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了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索数字奥秘。两位老师的课都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张桦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思想之一。本次研讨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因“行”获“知”,由“知”导“行”,如此螺旋反复,创生发展。每一堂灵动活跃的数学课,每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总能给我灵感,找到自己教学瓶颈的突破口: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学力为出发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创造意识的目标出发,紧扣数学核心素养,创新课堂。3、开拓视野,提升“四能”,在各种实际问题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陈莉:本次研习大会,执教的每位老师都注重根据课的需要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紧贴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就感。通过此次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数学课要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让数学课堂不仅有数学的味道,更有诗和远方。

  薛佳:十分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此次数学研习会,让身为年轻教师的我,深刻地体会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短短三天的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会想事、会做事。培育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不是碎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更不是重复机械地刷题,是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教师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注重在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培养学习力,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课堂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实践,重点是改变育人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白雪莲:参加“行知行”2024年小学数学教师研习大会,我收获颇丰。会上,我深入学习了核心素养下学生数学能力的构建,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我亲眼见证了专家们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深受启发。专家的精彩分享,让我深刻体会到“行知行”教育思想的精髓,即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成长。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我将更加注重将“行知行”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学习从未停止,教育永不止步,我们将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强化自身核心素养意识,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朵花,让我们携手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作者:薛佳 陈莉 张桦桦 白雪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