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与都江堰共成长 | 青城山下,一所高校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2024-12-10 10:06:00
成都东软学院

  在中国道文化的哲学体系里,万事万物无不被阴阳之理所诠释;而在计算机科学的宇宙中,0与1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数字,构筑起信息的基石。这一共鸣,或许并非偶然,而是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科技的契合。二十多年前,成都东软学院落户于青城山下,便与一座名山、一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共同谱写出相生相融、相辅相成的美好乐章。

  初冬的上午,踏入蕴含了设计美学、巧妙融合易理精髓的独特校门,入眼之处,风景如画,“景区里的大学”可谓实至名归。长长缓缓的情人坡,碧波荡漾的湖水,风中曼舞的黄叶,若隐若现的雪山,高耸挺立的钟楼,还有青春洋溢的学子……不禁让人感叹:在这所大学里学习、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为何选择都江堰

  “我在青城山下当了20多年校长。”眼前这位校长不是想象中的白发苍苍,而是一位成熟稳重、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与成都东软学院校长张应辉聊天,是一件幸福的事,他知识丰富、博闻强记,聊起东软学院为何会选择落户都江堰时,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都江堰的人!”

  “20多年前,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而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非互联网行业莫属。当东软集团拟在西南地区建一所民办高校时,很多地方都向我们抛来了橄榄枝。应该说,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当时的都江堰市要高,给出的条件也非常吸引人。最终选择都江堰的原因,当然离不开这里的生态环境、悠久文化,以及淳朴耿直的人民。都江堰的空气、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享有长寿之乡、天然氧吧等美誉。我们来到青城山下,呼吸一口空气,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张应辉校长告诉记者。

  东软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曾说:“从青城山博大精深的道文化中,我感受到了软件的‘根’就在青城!”这句话让人看到他对青城山、都江堰的钟情。

  “在与我们接洽项目招引的过程中,都江堰人让我们非常感动。首先,其领导班子展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其次,工作人员也极为用心,提供了贴心周到、真正为我们着想的高品质服务。2002年8月12日,成都东软学院奠基,同年12月中旬,主体建筑即封顶,第二年夏天,我们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在都江堰方面的倾力支持下,跑出了令人瞩目的‘东软’速度!”张应辉说,“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年,我们只招了492个学生。但我知道,梦想已经从青城山下启航!”

  如果说,20年前的成都东软学院还只是一只稚嫩的雏鹰,那么如今,它已振翅高飞,翱翔于广阔的蓝天之上!

  培育人才的“摇篮”

  “我们是四川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张应辉说。在二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青城山下的成都东软学院敢于开历史之先河,谱时代之强音。

  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从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到师资队伍建设,都与IT产业紧密对接,围绕计算机、数字艺术、信息管理、外语、健康医疗五个方向开展专业建设,架设起了高等教育和产业应用的桥梁。

  “学生在这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张应辉说。成都东软学院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设立31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1个职业本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特色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特色高校。

  学校依托30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1个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与举办者及其合作伙伴、其他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深化治理层、设计层、任务层的校企合作对接,形成了“八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将产业需求内化成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能力指标,实现产教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面向产业所需基本技能和专业实践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

  动画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4》曾在暑期刷爆家长们的朋友圈,这是一部讲述主角雨果与妈妈之间开启险象环生全新旅程的感人故事。电影成功的背后,成都东软学院功不可没。作为影片主导制作方,学校携手全国知名原创动画电影公司,从专业共建、课程实训、联合培养到就业安置、动画电影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合作模式。作为四川省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关系密切。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成都东软学院申报的医学影像技术(101003,理学)、人工智能(080717T,工学)、智能医学工程(101011T,工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120108T,管理学)4个新增本科专业获批设置。都江堰现代文旅融合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4个新增专业的建立,有利于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对都江堰市文旅产业的变革和支撑作用,在融合创新中创造行业的发展新机遇和新活力,通过培育新型人才推动产业的跨越式提升和国际化发展。而医学影像技术和智能医学工程将有力延伸康养旅游产业链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圈。

  学校同时成立了针对教师培训和科研开发的大模型应用与研发中心,在科研领域,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相关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跨学科发展,积极布局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与研究,致力于培养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张应辉表示,学校鼓励教师们以开放心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把握技术革命机遇,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与科研能力的重要工具,探索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新模式,加速教育事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校地合作谱新篇

  建校20周年之际,成都东软学院为学生和这座城市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新校区“东软健康园”。

  “依托东软的产业背景,学校将多年来在IT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和优势,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健康管理、医疗科技,打造了集数字技术、智慧医疗、艺术创意、实验实训、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未来校园。”张应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东软健康园总投资9.2亿元,占地198亩,包括青城康道院(含健康管理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疗愈中心、教学科研中心等。项目集医疗教育、医疗科技与医疗服务于一体,为都江堰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发展提供平台与数据支撑。其中有青城山康道院,汇聚新中医研究院、智能医疗研究院、数字艺术展览中心及学术交流中心等4大核心板块。积极扩展老年教育与老年康养业务领域,紧密结合老年人在学习、社交、健康等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独具特色的东软“教-医-养-康-旅”全生命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进入这里,人们经过一条“数字艺术画廊”,通过对声光电艺术的探索性表达,将大数据、互联网、元宇宙等空间融入创作,展出的不仅是700余件作品,更是数字艺术未来的无限可能。

  东软健康园内同步设立医疗元宇宙中心,在这里,一群充满激情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团队与东软医疗的强强联合,围绕影像、设备、疾病等教学场景,探索出一系列元宇宙云课堂应用,助力高水平医生和复合型医工人才培养。元宇宙研究中心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健康监测,认知障碍管理、营养健康与数字化康复,为未来健康科技领域注入新活力。

  结合青城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康养产业规划,这里建设了青城山康道院,它针对现代社会不同群体面临的亚健康问题,围绕睡眠、饮食、运动等方向提供数字化处方和健康管理服务。

  随着新校区的建成投运,成都东软学院迈出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都江堰市立足世界级文旅资源和传统道家养生文化,以圈链思维培育壮大康养产业和银发经济,打造出“乡村振兴+田园康养”“青城民宿+高端养老”等多张旅居养老“金名片”,而东软健康园便是校地合作、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项目。

  发展数字经济,是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才资源、智力支撑和技术创新。对于数字经济,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的张应辉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说:“数字经济,重点在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据了解,成都东软学院将聚焦于“数字技术+健康医疗科技+艺术”的交叉融合,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产教深度融合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持续深耕细作,促进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与创新。通过不断拓宽教育资源边界,革新教学思路、内容、手段及平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与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青城山下,一所高校与一座城市共生共融,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图景。展望未来,双方将携手并进,共筑高水平的校地协同发展典范,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校地合作新篇章。

作者:宋正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