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办,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邓小平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等40余所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硕博士生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跨学科对话”展开学术研讨与交流。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臧秀玲,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系主任李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邓小平研究》常务副主编廖冲绪,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涛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洋主持。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
杨俊辉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基本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对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安排作出了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书写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科学解答。他表示,我校举办第一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交流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邓小平研究》常务副主编廖冲绪,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涛代表协办单位致辞。
协办方《邓小平研究》常务副主编廖冲绪(左)、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涛(右)致辞
开幕式后,研讨会设置了主旨报告、主题报告和主题发言三个环节,共10位专家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成中、学院副院长陈峥嵘主持。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作主旨报告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高度肯定了首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行的重大意义。她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变革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题,从现代化内涵变革、现代化动力变革、现代化模式变革三重维度出发,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进行了剖析解读。
臧秀玲(左上)、白显良(右上)、刘吕红(左下)、李楠(右下)四位教授作主题报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臧秀玲,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楠等4位专家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分别以“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城市化、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几个问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题作主题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显超、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浩轩、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玲、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忠明、以及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翟坤周等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革命文化意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转型趋势及对策”“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贡献”“新时代社会组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机制”“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建构、文明形态与工程实践”等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行了分论坛学术讨论。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由一个前沿主旨报告、4个高水平主题报告、5个跨学科主题发言和两个平行分论坛构成,学术含量高,学术氛围浓,师生参与度高,是一次学术思想的盛宴,对进一步深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多学科认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翟坤周 王丽明 钱天瑞 周婷婷 郑馨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