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南石油大学:深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2020-08-07 17:30:00
西南石油大学

  通过此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西南石油大学全面了解到研究生教育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认识到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点:对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化,特色教育模式有待探索,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导师责任有待压实,质量管控有待提高,多渠道投入机制有待健全,学位授权点规模层次有待提升,学科结构布局有待优化等。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学校要有清醒的认识,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要坚决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做好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孙春兰副总理、陈宝生部长的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研究生教育的新任务、新举措,5个单位代表的主题发言提供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做法,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目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人文素养、理论功底深厚与实践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切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加油争气。

  二是调整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分类考核选拔机制,严把招生入口质量关,切实维护研究生招生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完善“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公开招考”四位一体的博士招生制度,扩大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比例,实现硕博贯通培养;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的招生结构,提高招生计划管理宏观调控的精准度,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学校发展定位、社会需求需要相适应;建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学校-学院-导师”立体招生宣传模式,完善优质生源奖励机制,提升生源质量。

  三是创新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科学规划,探索构建五育并举、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分类培养,探索符合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育人特点的多维教育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结合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南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建设;推进校企(社)协同,大力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建设导师队伍,推行制度规范、奖励激励、失范惩处等组合措施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和立德树人水平;加强思政工作,通过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建设、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等涵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四是健全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落实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预答辩等过程控制及质量监督机制,完善学位论文送审评阅及保密制度,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查阅办法;完善适应新时代的学位授予要求,科学制定分层次、分类型、分专业的学位授予标准;强化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严把答辩和学位申请环节;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质量核查及抽检机制,加大不合格学位论文惩处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五是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紧盯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动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强化传统优势学科特色,保障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相关学科整体发展;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超前布局培育博士学位授予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谋划学校十四五学科发展布局;适应国家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加快应用基础学科发展,加强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促进文理学科融合,建立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规范二级学科设置,设立新兴交叉学科。

  六是加快“双一流”工程建设。剖析“双一流”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优化调整学校“双一流”建设,抓重点、补短板、谋长远,促内涵发展,突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和对国家油气重大战略需求贡献;积极开展国家“双一流”建设第一期自评估工作,迎接国家“双一流”首轮动态调整;落实《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水平团队建设及学科建设专项等六大类建设项目,统筹推进国家和四川省“双一流”工程建设,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模式。

  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学校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格局,直面建设科技强国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放眼世界、对标一流,走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做出“西南石大”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