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西省高校就业工作研讨会在太原理工大学顺利召开!
2024-07-18 15:33:00
中国教育在线山西站

  7月16日下午,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桥承办的“数智驱动就业 创新引领未来”山西省高校就业工作研讨会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顺利召开!

  来自省内40余所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特邀专家齐聚龙城,围绕当前就业形势、政策导向、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动毕业生实现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

  本次研讨会由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部部长李栩主持。

  大会上,太原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连团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专家、兄弟院校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肖连团提到,本次研讨会以“数智驱动就业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搭建交流平台,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数智化赋能就业,深入推进就业工作数智化转型,更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感谢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在线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做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主题报告。报告提到,当今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如何推进数智赋能促进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围绕问题为导向,对接社会发展和变革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促进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提升发展,落实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做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思考》主题报告。他提到,高等教育已快速进入普及化时代,就业问题已经变成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个问题已上升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议题,亟需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应对。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应当积极调整和优化供给侧人才结构,紧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会上,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部副部长高长春、山西财经大学就业创业中心主任史成安、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部部长蔡捷分别进行了就业工作经验分享。

  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部副部长高长春提到,太原理工大学就业工作施行“一把手”抓就业和“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模式。通过人才工作站建设、共享就业系列活动、就业育人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导师聘用、夏令营活动等形式,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强化校校合作、细化校企合作等重点工作。学校提出职位共享、资源共享、渠道共享“共享就业”理念,参与了“宏志助航计划”,设立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素质提升活动、创建“梦想导航”咨询服务站等特色工作。学校仍在市场共建、联盟分立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期待与各位同仁进一步交流和共享!

  山西财经大学就业创业中心主任史成安重点介绍了学校就业创业中心(创业学院),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数智化服务基地,实施全员参与、全程培养、全方位服务的举措,实行“点对点”、“5加2”、“白加黑”无假期全天候工作模式,创建就业信息公众号和未就业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就业信息专项微信群,为精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打通快速通道。通过“一把手”工程、包联制度、多方协同、工作网络形成机制,全员共抓就业。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部部长蔡捷详细介绍了学院“一体两翼”就业育人体系和高职特色创新创业模式,以及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成果展示,同时围绕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全面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马杰做了《AI赋能高校智慧就业创业的探索》主题报告。他提到,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坚持把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高校智慧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建设面临极大的问题和挑战,亟需AI人工智能助力其打造有“灵魂”的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此次报告不仅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就业指导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本次研讨会为山西省高校间深入交流、强化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各院校就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