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师生党员6月21日赴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四明山这座“抗战名山”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战精神。
师生党员共同参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在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军史陈列馆、浙东银行旧址、新华社浙东分社《新浙东报》社旧址、谭启龙同志旧居、何克希将军纪念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展馆等十余处红色革命遗迹,并开展“行走的微党课”。
在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展馆,学院党委书记刘海泉为全体师生党员讲授“廉洁政治”专题微党课。他指出,浙东抗日根据地通过的《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草案)》明确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烽火连天的艰苦环境中打造廉洁政府的决心,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全体党员同志要继承革命年代的廉政作风传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筑牢防腐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发扬当年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作风,从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深刻认识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认真梳理分析,找准作风问题的症结所在,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清风正气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翟海涛讲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微党课,他从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开辟浙东战略基地的决策和浙东纵队的发展及其与上海的渊源三个角度介绍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意义,他指出一路追寻上海革命前辈的脚步,来到这块浸透着无数革命前辈鲜血的圣地,缅怀先烈,见证他们的丰功伟绩,党员们要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在新华社浙东分社《新浙东报》社旧址,研究生党员周银俐讲授“抗日战争与党的宣传工作”微党课,讲解了浙东韬奋书店的创办始末和历史意义。浙东抗日根据地韬奋书店的报刊新闻出版和宣传工作,是我国抗战时期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书刊的发行,在极其艰苦的战斗岁月中传达了党中央的声音,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新闻封锁,为坚持浙东抗战、凝聚浙东民众人心起到很好作用,成为浙东根据地军民的“精神家园”,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鼓舞和指导浙东地区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此次“行走的微党课”使师生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在微党课中师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廉政建设既是严肃的政治课题,也是鲜活的时代命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师生党员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和抗战精神,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