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办,通过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900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参会,聚焦学科前沿,交流学术成果。该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海内外优秀学者全面了解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政策的重要平台。
“作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创新型高校,要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锻造人才聚集原动力。学校比任何时候更渴求人才,也将以更加开放、精准、温暖的人才政策引才爱才育才用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在致辞中表达出求贤若渴的意愿。
学校发展与人才成长“双向奔赴”
近年来,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连续五年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排名第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批创佳绩,人才计划的数量和层级不断实现新突破……学校驶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学校跨越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实现“双向奔赴”。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是强校之基、发展之要,不断深化对人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海瑾介绍,学校着力实施“5121”人才计划和“揽蓄行动”方案,相继出台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教师分类发展工程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以重要平台、重大项目、高水平创新团队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构筑起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
“入校以来,得益于学校的精心照顾和悉心培育,使我全身心深耕健康芳香新材料领域,实现快速成长。”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教授赵迪在论坛上向青年学者们做了分享,依托学校强劲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的扶持,进校3年来,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人才项目,同时聚焦学校“应用创新”的特色,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国内最大的墙纸企业实施了1吨规模中试生产,与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睡眠中心主任迈克尔?罗斯巴殊合作,开发了天然芳香乳胶枕实施了产业化,将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同频共振”。
高水平创新团队集聚培育优秀人才
学校聚焦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接上海“3+6”重点产业体系和五大新城建设,形成了“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功能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等独具特色的应用型跨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围绕‘学科+产业’学科布局,聚焦重点领域,对接科技前沿,我们搭平台、给政策、建机制、增活力,通过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来推动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学校人事处处长田怀香介绍。
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徐士博通过上一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加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学校引进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一入校,他就加入了吴范宏教授带领的绿色药物化工创新团队,在入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入选上海市浦江计划(A类)和上海市海外引才青年项目,“学科带头人引领+团队培养+个性化发展”双线并行的人才成长路径让他全力以赴投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学校的全方位支持让他充满归属感和使命感。“加入上应大,这里是让青年发光发热、成就梦想的热土。”他由衷地向与会的青年学者们发出真诚相邀。
“宽口径准入”让青年人才发展驶向快车道
人才引来了,如何留得住,用得好?为此,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人才分类发展体系,为各类人才“量体裁衣”“靶向培育”,出台了《享受校聘教授、副教授待遇的实施办法》《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打通绿色通道,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敢于“挑大梁”“唱主角”。
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磊入校后就通过“未评先聘”政策聘任为“校聘副研究员”,并通过“绿色通道”获批上海高教人才揽蓄计划(A类)、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浓厚的学术环境,多元的考核评价,入校后多篇高水平论文的产出,让他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王磊表示,“宽口径准入,多通道发展,真正快车道”的好政策给予青年教师在上应大筑梦圆梦的信心与底气。
据悉,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逾500名青年学者的踊跃申请,经遴选后正式邀请了150位优秀学者参会。学校举办主论坛同时,各二级学院也举办分论坛,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热烈交流互动,进行现场面试,确定人才引进意向。
洽谈交流中,各学院就青年学者普遍关心的研究方向聚焦、科研团队融入、个人发展路径、学校政策支持等问题给出积极回应和建议。与会的海内外青年学者深刻感受到学校引才、用才、惜才的决心和力度,“学校的办学成就令人瞩目,未来的发展愿景催人奋进,很期待能够加盟上应大。”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后胡旭东坦言。
“青年教师有梦想,上应大就有发展;青年教师的未来就是上应大的未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表示,学校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不拘一格引育人才,不遗余力优化人才成长生态,让优秀人才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