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硕士生无需发表文章即可毕业 复旦三学院试点新规

http://shanghai.eol.cn/    青年报  2012-01-04    

学子行色匆匆,取消发表文章的硬性规定将为他们减负。

  “这个寒假,我可以从容地看导师给我指定的文献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硕士生付兵这样说道。最近,他刚刚得到消息:学校从2011年入学的经济学院、中文系、史地所三个院、系、所的研究生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大多数高校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

  获悉,近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对此新规定,复旦相关师生反响热烈,看法不一。而自此新举措之后,上海市部分高校也“正在考虑,愿意学习复旦大学的经验”。

  问题1:取消硬性规定能否杜绝“花钱买版面”?

  “收版面费已成部分刊物生存之道,这样的垃圾文章不如不写、不如不发!”

  付兵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几乎是从研究生入学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硕士生在读期间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以前就听学长们谈到过这个规定,发文章成了读研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些学长对此还是很反感的。毕竟,一些文章混一混还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是质量并不高,纯属多余,浪费时间和精力。”

  付强所谈的状况,其实在当下国内不少高校的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大概是在10余年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就制定了这条硬性规定:研究生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如规定博士生必须发表1篇以上SCI或2-3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发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相对研究生的数量,核心期刊的增加规模、速度远没有研究生的增长那么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常务副主任姜友芬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研究生需要发文章,而论文期刊有限,国内部分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就成为潜规则。

  了解到,目前收取版面费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的经济来源,有的按篇收费,有的按页收费,发表一篇论文在网上的标价高的竟达万元。“我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文科学院学生的反映。有学生认为,发文章就是变相花钱买版面。有些时候,一些研究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写一篇好的文章,发表的速度却没有花钱买版面来得快。”姜友芬表示,在接到这样的信息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对部分学院的一线导师、分管院长等做了调研,并最终做出了决定:在经济学院、中文系和史地所三个院、系、所取消硕士生必须要发表论文的规定,博士生在核心期刊的发表文章也从原来的3篇要求减为2篇。

  “我们不是不要求学生发论文,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告诉记者,学校作出这一决定,是希望学生不要单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不要靠发文章来换学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取版面费已经成为一些刊物的生存之道,发表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的垃圾文章,制造了大量垃圾刊物。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不鼓励学生去写。与其这样,不如不发!”顾云深说。

校园内醒目的学位论文相关通告。

  问题2:发表文章压力一旦取消,学生是否会“放羊”?

  先选自律性较强的院系试点将来可能在整个文科院系推广

  “其实,最初我们是计划在所有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生中都取消发表论文这一规定的。但是,在校学位委员会上讨论这事时,也有委员提出了反对意见。”姜友芬说,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就已在数学系试点了这一规定。“由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无法评判这个规定取消后对数学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带来了影响。”但确实有教授反映,取消了这一规定后,也有少数数学系研究生因为没了压力,“放羊”了。“最终,经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稳妥起见,选择几家自律性较强的院系先行试点。”

  姜友芬表示:“根据各学科的学科特性及各学院制定的试点配套方案,我们选择了三个院、系、所进行试点,即经济学院、中文系和史地所。数学系也即将实行这一办法。”

  姜友芬称,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院系,是由其学科自身特性决定的。“比如中文系属基础类学科,经济学院偏应用,而史地所在过去10年中,一共产出了好几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占到全校文科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过半的份额。我们认为,他们本身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就把控得非常好,即使没有这个规定,也可以做好。”

  “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也是冒着风险的。”姜友芬坦言,由于目前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指标中,发表论文仍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所以学校方面也要估量取消这个规定后带来的影响。在复旦大学8号楼研究生院,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墙壁上三块硕大的玻璃窗内,张贴着“复旦大学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情况”。满满三大张纸上,记录着该校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的入选作品。毋庸置疑,对于冠“研究生”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在读研期间写出优质的论文,并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出来,仍是外界评估他们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过,一个好的转变是:这两年,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估也从原先的单纯考量发表论文的数量,转为更为关注发表论文的质量。这为我们作出改革提供了大的环境。”姜友芬表示:“我们更愿意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精力留出来,用来好好做研究,写真正优质的论文。我们鼓励学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据她介绍,复旦大学内部对学术期刊有个分类,一篇A类期刊的文章可以抵掉2篇B类期刊的文章。“也就是说,如果博士生在A类期刊上发一篇文章,也可以毕业。”她说:“取消发表文章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可能还会在复旦大学整个文科院系推广。”至于取消这一规定后,是否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带来影响,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验证,校方会对此进行评估。

  问题3:取消硬性规定后,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严把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关为学术文章发表增设专业平台

  取消硕士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的要求,紧接着带来的问题就是:谁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此,复旦大学被选中的院系都制定了严格的配套方案。“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一定要在出口处严把质量关。”姜友芬告诉记者,包括中文系、经济学院、史地所和数学系在内的四个院、系、所的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要参加盲审,以前则仅是抽检。此外,各学科也会相应增加、调整课程的分量。“我们会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来随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表文章也将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优先指标。各学科还会举办一些学术论坛,院系要求研究生必须要有可以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并须经得起业内人士的推敲、评判。”姜友芬认为:“与其将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交给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可能并非专业出身的人来检验,不如交给业内专家检验。”

  》师生反响

  赞成方:应回归实事求是反对方:硬性规定也很好

  “我个人觉得,其实有个‘一定要发文章’的硬性规定也很好。只要真正花了功夫,文章质量高,不投机取巧,发表文章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毕竟,没了这个束缚后,有些学生可能就会不太关心发表文章这件事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一学生付强认为,取消这一硬性规定后对他的影响并不太大。

  他表示:“我的导师对我们要求比较严格,以前我的师兄、师姐发表文章前,导师都会专门组织我们所有师兄弟姐妹们集合在一起,共同研讨他们的文章。因为对师兄、师姐的论文质量把控较严,所以他们的文章质量都不错,发表出来并不太难。现在,我导师也对我提出了要求,希望我能够在硕士一年级下学期到二年级上学期期间发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这对我们的科研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发出文章来。当然,没了硬性规定后,我可以更从容些,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精力也可以更集中一些。”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生小严则认为:“早就该这样了。核心期刊就那么几个,教师评职称要发,学生拿学位也要发,最后实际是怎么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她认为,硕士生的发表核心论文规定已成为“普遍财政紧张的学术刊物的救命稻草”,“这项改革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佳音天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谢识予表示,学校作出这一决定是件很好的事情。“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对研究生的要求回归到更合理的状态。”

  谢识予认为,以前要求研究生发论文的要求有些急功近利,有拔苗助长的感觉,不利于研究生踏实学东西。“一些同行在聊起这个话题时,也普遍表示有压力。毕竟,教育部的评估、考核,对学生发论文数量的攀比之风,都在有形无形中加重了‘发文章’的分量。”

  谢识予认为,取消这一规定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已经有些国内高校在做。“这其实是回归到更为实事求是的状态。在国外,很多学校培养博士也不一定要求发文章。毕竟,研究成果是否一定要以发表的方式来体现呢?其实,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关键是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取消这一硬性规定后,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更为灵活、更有弹性。”

  》解读

  不发表文章就不能毕业?教育部从未做过硬性规定

  “其实,教育部从未硬性要求在读研究生必须公开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同样无此硬性规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国内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一个历史过程。“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是南京某高校对该校的博士生提出了要发表文章的要求。当时,这一规定极大地增加了该校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高校排名榜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个重要指标,论文数量的增长自然增加了该校在排名方面的优势。后来,作为一种经验,这一要求迅速被国内各高校、研究院所推广开来。刚开始是对博士生有这样的要求,后来蔓延到硕士生,并且对他们发表文章的期刊水准也都提出了要求。”熊丙奇认为,这样的要求是有严重问题的。“国外培养研究生的方案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有些学科甚至连毕业论文都不用写。”熊丙奇认为,很大程度上,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是为学校的论文数量作贡献。“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很多学校已经占到了该校论文总量的50%左右。”这给不少研究生带来了压力,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现在很多期刊发表文章都需要交版面费,制造了很多学术泡沫。”

  当然,如果据此推论,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大学的单方面行为,也显然不够公正。众所周知,大学的量化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而由于量化管理的简便易行,随即成为自上而下的评价标准所倚仗的重要指标。直到现在,这一评价标准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也成了诸多高校无法真正取消这类要求的障碍之一。正如一些高校所担心的,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评估指标中,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素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一旦先行取消了这一规定,倘使导致学校论文发表数量大幅下降,学校必然会在评估过程中“吃亏”。好在,近年来,教育部门对于这一评估指标的标准已经从单纯地注重数量转为更为关注质量。“高校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从数量指标转为质量指标后,算是回到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本位。”熊丙奇称,但他并不认为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他告诉记者,减轻研究生在发表文章方面的束缚后,很多人会有担心。一方面担心学校的论文发表量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失去了这个硬性指标,研究生的培养会不会更“水”?熊丙奇透露,很多博士生毕业就是卡在了发表文章这一环节中。“这就要求,学校要完善导师制,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术研究,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等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之途。”

  》展望

  “应该尊重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化地做规定”

  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去年,某媒体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8.3%的受访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降低了,53.1%的人赞同取消硕士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早在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学校相继效仿取消,规定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此后,电子科技大的部分学科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就实行了学校、学部、院系三级管理制。对于研究生是否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我们学校并没有统一规定,而是交由各学部决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说,早在四五年前,该校数学系就已经取消了这一规定。管理学院目前也无须发表文章就能毕业。“每个学科的特点不一样。比如说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在读期间的重点是学习行业的规则,发表文章并不重要。又比如说化学系,发表文章相对较为容易,所以可能会提出发表两三篇文章的要求。这是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杜朝辉认为,过去,我国研究生数量相对较少,对硕士生的培养也缺乏手段,发表文章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训练。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生的大量增长,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有了调整。研究生也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是纯粹以“研究”为主的学生了,尤其是大量的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没有发表论文的必要的。杜朝辉认为,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或将成为一种趋势。但他同时承认,目前交大不发表文章就能毕业的学科仍属少数。“总之,我们应该尊重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化地作出规定。”

  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一样,也对此没有统一的学校层面的硬性规定。“我们是由各个学院自行决定的。”该校学位办一位负责老师说,学校对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为“可发可不发”。“以前比较强调研究生发表文章,但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学术期刊有限,再做出这样的规定有些不现实。”这位老师表示,学校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毕竟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和毕业论文不一样,发表的文章要求相对精炼,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她透露:“最近我们也正在考虑、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愿意学习复旦大学的经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