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学者建议:为研究生建立学术经典导读

http://shanghai.eol.cn/      2011-12-02    

  在学术界,有学者或许书还没读完就出名了;而在高校,有研究生或许书还没读过就毕业了。现下,研究生做研究,很多时候得凭运气——老师指导得好,学生就有适当的阅读量和正确的阅读范围,就能做出好的研究;但大多数时候,学生并没有这样的运气。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的现代学术经典精读研讨会上,不少学者提议,应该为研究生建立学术经典导读,让研究生有一条学术底线。

  学术研究不能仅靠教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研究生阶段,就意味着进入专业研究领域,尤其对于文科类的研究生,更是如此。但是要具备专业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对文献典籍的广泛阅读,而不是仅仅依靠研究生的教材。

  大多数时候,阅读典籍可以对学生的研究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很多学位论文所征引的二手文献中,包括了大量水平与层次很低的前人研究,原版著作在研究生的征引文献中数量极少。这说明现在的研究生缺乏较高的学术鉴别能力,学术素养不足。不少学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研究生缺乏精选的必读资料,而且导师本身的阅读也很少。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说:“我在从事佛教史研究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虽然这本书中的结论错得离谱,但却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典范。再比如,很多人研究历史时,能够起到影响作用的不是郭沫若的《中国通史》,也不是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而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集》。这就说明学术研究中,广泛阅读非常重要。”但现在研究生连合适的教材都没有,教学的随意性很大。虽然不少学校给研究生开出了必读书目,比如复旦大学就给文科生开出100本必读书目,但即使是从学校的藏书量来看,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对于必读书目的需求。

  研究生和导师读书都太少

  “我上课时,如果不规定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就只带着两只耳朵来听课,既不记录,回去也不看书。如果交流时让他说,他就不着边际说半天,看上去很聪明,听上去全然是‘灌水’,毫无学术素养。这说明学生平时根本不读史料,对学术背景知识也毫无了解。”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孙英刚说,“这其实也是导师的问题,很多学者书还没读完就红了,研究生书没读完就毕业了。现在在大多数学校里,如果严格要求,很多博士论文根本就不应该通过。”

  孙英刚教授不久前在北京遇到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学者,这位学者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关于宋代理学的研究。他在论文中,把宋朝和古宋国联系在一起,得出了宋朝和古宋国师出一脉的结论。但实际上,这一错误观点早在胡适当年的文章《论儒》中就已经出现,并且已经被后世学者一一找出了结论的错误之处。可笑的是,多少年过去了,这名哈佛学生竟还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创新观点,并且藉此毕业了——这足以说明学生和导师对学术背景知识缺乏了解。

  其实,研究生培养除了合适的教材外,还需要学术史作为研究生的入门指导丛书,让学生看那些比较成功的范例,而且最好同时看中文和英文、日语等原版的典籍,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学术底线。

  模仿也能提高学术鉴别能力

  “学绘画和书法需要临摹,学写学术论文也需要有一个模仿的阶段。学界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术经典,让他们有可模仿的范文。”葛兆光解释说,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模仿经典作品,掌握学术规范、写作方法,学会如何选题、如何编排论文结构、如何议论与叙述。“这还能提升学生的学术鉴别能力”。

  很多研究生在学期间不爱读书,也不懂读好书,而只知道查资料,导致学生缺乏某一专业的系统的、基础的训练。而欧美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开设课程时,每周都会规定学生读一些精品论著资料,以便课堂讨论,并为学生树立典范。课程结束时,研究生手头已积累了一批该领域中的基本研究资料。

  葛兆光说:“我的经验是,学生要对学术界的行情和发展趋势足够了解,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学术典籍阅读,然后才是先进的研究方法,这样才可能有研究成果。”他建议,各领域专家都来精挑细选一批学术领域中的经典读物,汇集成册,使之成为研究生的必读之书。这样不仅有利于规范和方便教学,而且可以使研究生对某一领域的学术史脉络有清晰的了解。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