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青岛二中全面启动“1+1+N”超带动计划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4    

  中国教育在线讯 优秀的教师不只是专业的能力素养,更是教育的事业品质;优秀的教师队伍不只是个体的优秀,更是集体的凝聚合作与强大。新学年,青岛二中站在新的高度,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全面启动“1+1+N”超带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充分激发发研室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搭建更灵活的高品质平台。超带动计划不仅要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加注重全校教师的梯队再造和卓越发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均须通过超带动,互相促进,同频共振,卓越发展。

  由14位省市特级教师和发研室主任共同担纲的18位专家导师,以及123人次中青骨干教师担任的成长导师,共同承担了31位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参与青年教师培养的教师,涉及学校的每一个学科和发研室。
  2020年9月17日,超带动计划正式启动。
  新入职的13位青年教师用《山海二中,逐梦星空》这首歌,唱响了自己对教育事业和学校的热爱。孙先亮校长和李洁书记亲自为每一位新教师颁发青岛二中校徽。庄重的仪式让青年教师们有感而发:有人说,来到二中,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有人说,来到二中,我感受到了太多温暖;有人说,来到二中,可以实现教育理想……但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对学校和前辈教师的感激之情。
  在二中这片沃土中,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在山海文化中,茁壮成长,成就自己,更是在成就学生。安冉、张茜、周贝妮、袁璟、陈骏淑、郭惠、张雨晴等7位老师和王振功、王蕊、周锋、屠晓蓓、徐艳军、曾莉等六位老师脱颖而出,获得2019年度优秀师徒奖励。安冉老师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发表获奖感言。她回顾了一年来的成长,向学校和老师表达了无尽的感恩之心——感谢学校的高平台和超前的教育理念、组里前辈老师毫无保留的帮助、师父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以及学生的相互成就。王蕊老师代表导师发表获奖感言。她说,回想刚工作,前辈们把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倾囊相授的时候;再看今天的自己,也在把经验源源不断地传送给青年教师,二中精神代代相传。新的超带动计划会让更多骨干教师、名师参与到青年教师培养中来,希望青年教师谦虚好学,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也要有独立的思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超带动计划仪式启动环节,教师发展处张新江主任首先详细解读了超带动计划,明确管理要求与各方责任。随后,青年教师展示了由青年们自己设计的超带动旗帜。袁璟、郭惠、陈骏淑和孟凡晓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出旗。旗帜整体寓意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青岛二中引领时代教育的发展,启迪教师要用创新变革的思维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让教育的价值在时代浪潮中彰显,寓意所有教师在超带动模式中,互相激发,蓄积发展底气,成就教育自觉。学校领导、专家导师、成长导师和青年教师依次上台,在“超带动”的展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也是对学校和教育的庄严承诺。
  最后,孙先亮校长提出四点对青年教师期望。首先,超带动是二中教师培养的又一次创新。青年教师要在新发展态势中适应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发挥自己的的激情和热情。第二,青年教师的发展要“唯快不破”,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多与老教师交流经验。各位前辈教师也应当以“锻造”姿态成就青年教师。第三,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确保实效性和高效性。最后,孙校长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全力以赴,珍惜“超带动”所搭建的平台,走好发展的每一步。青年教师要迅速成长,需要骨干教师的培养,相信老教师能够为青年教师带来更多精神、信念和专业的能量。
  超带动计划,就是要把教育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文化,浸润教师的灵魂;把教育工匠精神作为每个二中教师自觉的教育信念,铸造崇高的师德师魂,锻造卓越的职业和事业品质。要通过教育“工匠精神”的讨论,形成教育的实践路径,养成高品质教育的习惯,探索实现精致的教育策略。超带动计划将二中的老、中、青三代教师进行系统整合,提优增值;通过集聚资源,为二中的未来,为培养新一代二中的骨干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是超带动计划实行的元年,相信在学校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青年教师一定能够迅速成长,乘风破浪!(中国教育在线/姜甜甜 通讯员/丁晓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