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夏东伟:青岛大学要与青岛城市共生共赢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
夏东伟,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山东省优秀教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曾任青岛大学系副主任,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研究生处(部)处(部)长、副校长;现任青岛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
一、入校40年,是青岛大学培育了我
陈志文:1979年,您考上了大学,读的是机电系,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
夏东伟:我16岁时入读山东纺织工学院机电系,也就是现在青岛大学的前身之一。
当时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很有想法,最想学的是那时候最时髦的无线电专业。所以,我第一志愿报的是海军电子工程专科学校,想学雷达,可能因为视力或其他原因,没有被录取。在填报普通志愿时,我第一个就选择了电气自动化专业。
这与我小时候的个人爱好有关系。我的父母是中学老师,他们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我成长发展的包容,我自己喜欢什么,父母就支持我什么。我从上小学后跟着父母住在校园里,邻居是一位物理教师,在他家我突然发现收音机可以发声,就很感兴趣,所以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
到我读初中时,公社里拖拉机开始增加,我们初中学的物理课就是农机知识,这个又引发了我对电动机、拖拉机的浓厚兴趣,那时候我最大的理想是到公社拖拉机站开拖拉机。
陈志文:您的这个理想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但在当时是非常高大上的。大学,这对您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夏东伟:读大学时,77、78级学长们认真学习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我。那时学校条件不好,但是他们学习极其认真,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深深印在我心里,传入我脑中。我是学自动化专业的,直到今天,我对自动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定义仍然历历在目。也就是说在18、19岁学的东西,可以记一辈子。这也表明当年我们对学习的投入,如果没有投入,也记不住这些东西。
陈志文: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什么叫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夏东伟:是的。1983年我毕业后留校,1984年学校就把我送到清华大学进修。到清华进修,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决定bet36体育投注究生,1985年9月考取了原山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山东纺织工业学院任教期间,又攻读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陈志文:可以说,您这一辈子基本都在这所学校度过的。
夏东伟:今年正好是我来到学校40年,我从一名学生,到老师,再到一名管理工作者,是这所学校培养了我,培育了我。
陈志文:如果让您回顾一下这40年的经典镜头,您能想起些什么样的画面?
夏东伟: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我们老师的敬业,对学生的关爱。教我力学的一位老师,我们的作业本开胶散页了,他就用线缝上再给我们。我也能想到教我高等数学的老师,那时候可能因为我年龄比较小,学习比较认真,当年他说这就是你们班上的夏博士,果然我也是我们班上第一个读完博士的。
另外,工作以后同事们的善待、老师的帮助也让我印象深刻,是他们成就了我,让我一步一步从一名普通老师走到了今天。在我留校工作不到一年的时候,我的老师们能形成一致的意见,把我派到清华大学进修,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培养。到清华大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厚德载物。
陈志文:在那时候,这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机会,一所学校每年进修的名额只有几个,更别提送到清华。
夏东伟:是的。还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影响也很深。因为我工作做的比较多,比较早的被提拔到了系副主任岗位,在我刚读完研究生返校的时候我的老系主任就对我说:东伟,你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你现在已经逐步地成长,但我要告诫你,要把所有年龄比你大的同事都当成你的老师,要把所有比你年轻的同事当成你的兄弟姊妹。这句话我到现在一直谨记,这种引导教育对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影响深刻。
二、因城市而生的大学,见证青岛高等教育的百年变迁
陈志文:今年是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这逾百年的历程中,青岛大学的发展之路是怎样的?
夏东伟:青岛大学的发展与青岛这座城市是分不开的,也是青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岛从几个渔村变成城市,只有120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德占时期、日占时期。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从胶州湾东岸登陆,借着“山东巨野教案”的由头占领了青岛。一战后,青岛由德占变成了日占。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结果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合约》中把德国在山东和青岛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1922年青岛的治权回到了当时的北洋政府。这期间青岛建立了许多纱厂,纺织工业成为青岛最早的工业之一。
我们重点谈一下教育和医疗。德占时期,德国海军战地医院1898年建立,后更名为胶澳督署医院,这是我们附属医院的前身。附属医院到今年办院121年,位置一直没变。在德国跟清朝政府多次谈判后,青岛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在1909年开办,设有法政、医科、土木建、商科和农学。其中医科的师资和实践主要是依托这所医院。
一战中德国战败,青岛由德占变成了日占,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停办以后,1924年在青岛又建了一所私立青岛大学,到1929年停办。1930年在接受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基础上,从济南又迁了一部分师生过来,国立青岛大学开办。两年以后,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国立山东大学在迁校过程中停办。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成立了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其中医学院的基础还是德占时期建立的医院和青岛特别高等学堂传承下来的医科。
这个医学院在山东大学就待了十年,从1946年到1956年,1956年院系调整,就独立为青岛医学院了。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在原址上留下水产系等,后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在黄台路和松山路留下了医学院,就是我们青岛大学现在的医学部。
我觉得从德占时期城市建设、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开办,到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成立,体现了青岛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一所综合大学来支撑。所以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觉得青岛城市的发展依然需要有一所综合大学来支撑、引领这个城市的改革开放。就给当时的国家教委打报告,申请建立青岛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青岛大学题写了校名。198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同意建设青岛大学,当时青岛市民每人都捐了一元钱来支持这所学校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先建设烟台大学,烟台大学由北大、清华援建,到今天仍然保持。青岛大学由中国科大、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援建,后来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又派出部分老师援建青岛大学。在建校初期,中央和省市政府一直将青岛大学作为重点大学进行建设。一直到1993年,将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所学校融合发展成为今天的青岛大学。
我们今天的办学起源就是我们医学教育的起源,所以到今年是学校办学110年,讲的就是我们医学教育起源于1909年中德合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我们找专家讨论的时候,有些专家也认为,既然附属医院从1898年建院,到今天位置都没发生变化,我们为什么不用1898呢?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1898年是办医疗,1909年开始办教育。所以现在我们用医学教育的起源作为我们的办学起源。
实际上,从青岛建城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来,不管是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还是后来的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乃至到后来国立山东大学,以及到改革开放以后再次建设的青岛大学,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一所综合大学支撑。我为什么一直强调综合大学,是因为在建设青岛大学以前,青岛已经有当时的山东海洋学院、青岛化工学院、山东冶金工业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医学院,至少有六所高校在这个城市。为什么还要建设青岛大学?首先,城市的发展需要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这是我们发展的定位;第二,从我们融合发展的情况和青岛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来看,教育的百年变迁史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历史。
三、青岛大学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
陈志文:青岛大学在青岛的城市发展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夏东伟:这几年我们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和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有关系。这些年经过合并融合发展以后,也在不停地探索,怎么能够建成一所对城市有所贡献,能够引领城市发展的大学。我们现在用两句话来表达:青岛大学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在的青岛市主要领导同志也讲,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我们服务青岛就是服务山东,更是服务中国,也是服务世界。我觉得这是一致的。
陈志文:最近中央选择在青岛和深圳建设两个示范区,要在青岛建设的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配合这一发展规划,青岛大学有什么考虑?
夏东伟:中央深改委通过这个决定我们都很振奋,感觉青岛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我觉得青岛这个城市按照中央定位,要建成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这两个任务都非常重。我们作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照中央规划的方向来调整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融入到城市发展之中。
陈志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青岛大学有哪些具体的重大决策?
夏东伟: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定位的话,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做:首先,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促进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包括文化政策、经济科技合作、人才合作,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第二,推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人才合作;第三,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艺术教育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包括他们的数学、物理基础学科都比较强,我们要加强交流学习;第四,加强人文交流,规划研究方向。
青岛的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核心区60多平方公里,我们要用一套组合拳的方式,既要把学校办到经贸示范区里,更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能够担负起对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智库作用、人才供给作用。
陈志文:说到这,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如何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答案就比较清晰了。北大、清华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也有自己的发展道路,青岛大学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体现在您刚讲的12个字: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青岛大学的发展紧扣着青岛新的历史定位。
夏东伟:我觉得有一些是可以考虑的,有一些不一定能考虑。但是要把我们发展的思想抽象出来,这种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我们不具备北大、清华的条件,他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作为青岛大学,我们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深深地扎根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青岛这个城市本身在国际上有影响,比如说产业结构,大家都知道老的工业制造的五朵金花——海信、海尔、青岛啤酒、双星、澳柯玛。新的工业品牌,大家可能不了解,像国内一半以上的高铁列车是青岛制造的,在重要的关键技术问题上也有我们教师团队所提供的技术攻关。要把我们的学科专业、科学研究融入到这个城市,至少能够支撑、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地方大学融入青岛的第一点。第二,立足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既是青岛的母亲产业,也是山东的支柱产业,每年宽口径统计山东的纺织服装产业的销售额是1.2万亿到1.3万亿之间,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链,在山东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又是青岛大学工学特色鲜明的一个方向。我有一句开玩笑的话,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可能进步到不穿衣、不盖被,我们通过纤维新材料的研发,让内衣穿的更舒适、更健康,让外衣穿得更漂亮、更时尚,这不恰恰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吗?还有,纤维和医学结合可以变成功能性纤维,针对某些慢性病、皮肤病,可以通过穿衣,甚至不吃药就能解决,医工结合就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陈志文: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建设的学科是围绕着青岛的支柱产业来定位的。
夏东伟:是的,材料与纺织学科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我们的纺织不仅在服装和家纺等传统纺织材料上不可替代,还在卫星、宇航服等现代纺织高科技的材料纺织产品不可或缺。穿着新型阻燃纤维材料制成的衣服,消防队员可以走到火里面,这也是我们纺织的贡献;高速公路、高楼大厦也都有我们的纺织材料,原来用钢筋水泥经线纬线编制的结构,现在可以用织机织出来,这叫做土工布,现在在造岛、架桥、修高铁、修高速公路的时候,都有大量土工布的使用,这些材料又是另一种延伸;高铁、汽车轻量化制造,也是高强度复合纤维材料,它实际上还是用经线纬线编制,这是我们现代产业应用;医疗领域,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造肺、人造肾脏、人造编制的神经管,包括我们心脏的人工瓣膜,都是用新型纤维材料制成的。
今天讲的纺织已经完全是科技纺织,当然也是时尚的。前段时间我把山东的纺织企业走了一遍,车间里已经实现了无人生产,我们叫智能制造,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前沿,目前已经比一批我们认为强的制造业走的更往前。所以在服务青岛、服务山东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科是大有可为的。
陈志文:您认为地方大学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地方大学如何才能发挥地方上的优势?
夏东伟:我感觉,地方大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能否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我自己的体会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我们要把青岛的城市优势转化为我们的发展优势,最近在和海内外教授专家们交流的时候,我不停地讲这个观点,他们也不停地给我补充完善,北纬36°典型的地理特征是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二十几度,人类在这个纬度上最舒适,大脑思维最活跃。第二,日本一位70多位的老教授在研究全球合作,他说地球上同一纬度的人更容易国际合作,跟语言没关系,但是南北纬度差距很大的合作起来相对就难。
世界四大文明中的三大文明出现在这个维度上,我们的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只有印度文明往南一点。在文艺复兴时期或工业革命以前,文明的发源在内河平原;农耕时代,城市多建在平原和内河的交界处;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上的大城市60%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山东半岛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从青岛胶州湾往东,到韩国就是釜山湾,到日本就是东京湾,跨过太平洋就是旧金山湾,穿过美洲大陆就是纽约湾,这显然都是世界上顶级的创新湾区。
前几个湾区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给一些欧美的教授们包括诺贝尔奖联盟的秘书长讲,未来30年发展最大的机遇就在山东半岛,就在胶州湾,你们不过来参与就丧失了最大的发展机遇。他赞同我这个观点,因为其它湾区已基本发展成熟,我们还在做增量,这就是地理上给青岛提供的最大一个优势。当我把这个问题跟莫纳什大学的一位教授讲,他说墨尔本在南纬36°,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列举了一批城市,他说地球上就这两个最好的地理带。我们山东就在这样一个地理带上,怎么把我们这样一个金饭碗、地理优势,转化成我们的发展优势?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的思想能够解放到什么程度,就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优势,青岛是一个有欧洲特色的城市,欧美人来了对老城区完全不感到陌生。这样一个城市的基因,就为我们国际合作提供了另外一个条件。这都是外在的,剩下就是我们怎么能够达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可以把全球的创新资源通过大学来汇聚在一起,所以我们提出了青岛大学联合体的概念。在当今世界,大学是国际合作的最好平台,纵观一战、二战,那么紧张的形势下也没完全影响到教授之间的合作,我觉着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第三,如果我们选择的合作方向是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是符合国家需要的,资本就会来找你。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人才、资本发展方向,让他同频共振呢?所以我现在反复想,我们是一个在山东半岛的大学,怎么把我们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城市优势转化成学校发展的优势,这就是我们发展动力和资源,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
我们首先得自强,我感觉最大的差距还是我们地方高校对自身发展和定位能不能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资源、对发展的路径能不能有清晰的认识,准确的判断以及果敢的执行力,自强不息。我从来没想着抱怨,而是想着怎么把这些资源化解成我们的资源。
四、“大而不强”是青岛大学现在的最大短板
陈志文:过去的20年,中国高校经历了一个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在专业建设中缺少理性,什么专业都敢办。但“双一流”的启动很明确地给了大家一个信号,鼓励特色发展。很多地方性大学都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学科都很齐全,另一方面现在要强调特色,您怎么看待这个矛盾?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地方上的综合性大学,现在有多少个专业,如何定位特色发展?
夏东伟:从特色发展的角度上讲,青岛大学目前确实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原来有一百多个专业,去年停招了十几个,今年又停了几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是青岛大学下一步发展的主题。
我们想办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这是办学的初衷。把四所省市属学校合到一块,实现融合发展,也是希望青岛大学能够发展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所以办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的一个初衷,我们必须得秉持,也不会变。在综合大学学科综合的框架下,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陈志文:做减法很难。
夏东伟:现在看,我们经过了这些年发展,没有像其它学校因为调整停办专业,让老师、同学接受不了。大家现在也认识到了大而不强是我们目前的短板,只有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学校才能有更好的明天。这在干部教师学生当中,我们基本是有共识的。
陈志文:反过来讲,大而全也可能是一个长处,容易形成一些学科群。打个比方,现在新工科在不断强调理工融合,这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就比传统的工科类大学更有优势。
夏东伟:是的。类似于我们在一个专业类下,如计算机专业有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没必要一一补齐,可以在一个专业下进行方向划分,收缩调整的是这种专业。作为一所综合大学,文史哲数理化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如何不能停办,只能办强。第二,我们用专业群或人才培养这样一个学科群的概念,来调整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建设,我们青岛大学,大致能形成四个有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专业群或学科群。
第一,生命与健康,这就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医学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优势。
我们的附属医院现在有8000职工,5000床位,去年的门急诊人次数是527万人次,住院出院19万多人次,医疗收入63亿元,门急诊量在全国排到第九,青岛常住人口930万,我们去年门急诊量527万人次,我们医院也是山东半岛地区最好的医院,也是为半岛地区老百姓医疗服务承担任务最重的一所医院。我们要把医疗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医学人才培养优势。
前面我讲到了青岛城市的发展,从德国人占领胶州湾东岸开始,青岛经历了德占、日占,再回到国民政府手中,而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受降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所以青岛还有1946年到1949年5月这段时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我们在研究青岛城市历史的时候发现,青岛高等教育时有间断,我们的企业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德国人1898年选址建医院到今天,不管谁在这占领,医院没有停办,这说明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形态。所以说生命与健康,是青岛大学第一个要做的,这是我们青岛大学要发展的一个专业群。
我们要发展的第二个专业群,是材料与纺织。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多数老百姓不了解,还是原来的老观念,这个专业一志愿报考率并不高,实际上纺织服装学院也可以称为时尚科技学院。我们的蛟龙号,它是有一根绳缆送下去深潜,而这根绳缆就是我们学校的校友所研发,既不生锈,又减轻了重量,还能传递信号,由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以说现在的纺织既是一个时尚行业,也是一个科技行业。围绕着这样一个学科群,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到现在产业的新拓展,进入健康领域、医疗领域,对特殊的医用纺织品、防护品有新的需求,要在源头上研发更多的新型纤维,让大家穿得更舒适、更健康、更环保。我们在这个领域也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通过我们的制造技术形成服装,让大家穿得更时尚,或者是在新型制造等各个方面应用得更广泛,这个学科群呼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教师教育,我们有师范学院。我觉得尽管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我们教育的形态,但是当一个孩子牙牙学语,到高中毕业价值观形成的时候,我不相信机器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教育。我认为幼儿园老师和中小学老师的职业不能消失,就意味着我们教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发展永续的过程,这是我们要做的。
陈志文:教书就是教书育人,机器可以教书,育不了人,因为没有情感交流。
夏东伟:第四,文化创意。我们国家要到本世纪中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国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进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文化、艺术、创意满足精神和健康的需求,这是我们人类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需求。而这种精神的需求无止境,所以怎么能够办好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体育来解决人们需求,也是我们青岛大学作为综合大学要做的。
我们的美术学院以水彩画见长,水彩本来是西方画,我们的王绍波教授的作品《渔歌》获了全国美展金奖,他的写生作品《酥油茶》反映藏区牧民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用西方人熟悉的艺术形式,讲中华民族奋斗的故事,这些都让我觉着大有可为。
青岛是音乐之岛,我们的音乐学院有什么?第一个就是舞蹈,今年舞蹈系毕业生的晚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们的主题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讲的是大家相聚经过几年的学习,毕业离开母校,散布在全国各地,带动文化发展。另一个是歌剧,我们音乐学院教授担任编剧、导演,师生共同参加演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的歌剧写了两个系列,一个是丝路系列,我们都写了西方的正歌剧,第一部歌剧《敦煌之恋》2016年11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音乐学院的70多位师生参加演出,第二部歌剧《莫高窟》bet36体育备用;年5月在天桥剧场首演。我们另一个系列是正源文化系列,讲中国五千年文明,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一部歌剧是《商鞅》,今年我们第二部歌剧《韩信》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
我们美术水彩画人才培养今年也拿到国家艺术创作基金。所以发挥青岛城市的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是我们综合大学的优势。
生命与健康、教师教育、纺织服装时尚、再加上文化创意,我发现这四个学科群是目前青岛其它高校几乎都做不了的。而我想这四个学科群我们要换个说法,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综合大学是围绕着人的发展培养人,从牙牙学语培养他成长,到一生的健康保障,到怎么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富足,这是青岛大学要做的。我们也有计算机、大数据、数理化、商科等其他专业,但是我们的这些专业要围绕着我们这四个学科群。
五、青岛大学亟待解决干部问题,人才引进要聚焦
陈志文:青岛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学科聚焦已经很清楚了,您觉得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吗?
夏东伟:现在我们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干部问题,因为大学的发展是大事,我们对教师队伍建设,一届一届的领导都高度重视。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做特聘教授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我们基本上把握这三个原则:第一,不问资历,只评价一个人的学术贡献和教学贡献;第二,我们不追求数量,我们追求的是科研成果的质量;第三,我们追求科研成果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长远影响,不追求急功近利的东西。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2013年又拓展到首席教授工程,我们意识到,如果没有更高水平的带头人,我们的队伍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我们需要有更高水平的人来引领,所以我们2013年起就实行年薪制。
特聘教授工程实施以后,又实施了青年卓越人才工程,我们引进了大量年轻博士,博士当中有更优秀的,我们会给他更好的待遇,直接进入青年卓越人才系列。所以我们人才队伍经过十几年运行,目前有青年卓越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工程、首席教授工程。
1993年四校合并,正好现在进入人员退休的高峰。我们空编和退休空出的编制,五年之内就会有1200个编制可用,这为我们短期内把教师队伍更新一半创造了条件。我专门研究过部属高校的教师结构,十二五末时,他们大致平均博士学位的比例是70%以上,我们是30%。我们从2016年起每年引进200个青年博士,三年来进了600多位,再加上我们首席教授有60多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有70多位,今年一年我们有29位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的考察,所以我们的人才队伍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
但是,人才队伍发展到现在,突然发现我们的干部队伍没有实现同步成长。一个学院发展的好坏,主要取于院长和书记两个人的境界和眼光。我们都知道,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发展好教师队伍。我们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光靠钱建设不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钱没有竞争力也不行,但是怎么把政策用好,把我们这种想法转变成全体老师行动的时候,我一个人嗓门再大也不行,总有一拨人需要传递,结果就发现我们传递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变形。
我觉得地方政府需要对地方高校更加重视,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地的和尚培养好更会念经,只要远来的,忽视了本地的,地方高校还是发展不起来。
陈志文:从管理学上讲,可以搞鲶鱼效应。举个例子,清华外事处任命了一位外国人做副处长,原因很简单,这位副处长实际上是清华国际化的一个检验员,让国际化进程中的碰撞、冲突、矛盾在外事处的层面上,并进行解决。清华大学要做成世界一流,就要是全方位的,小到某一个管理规则,大到整体的基本意识。
夏东伟:清华国际化走的比较靠前,我记得若干年前,清华就请国外的专家来参加专业评估,一个专业一个专家团队,多次诊断来进行改进。
我今年特别关注了斯坦福和清华两所学校的毕业典礼,看了以后发现这两所学校在毕业典礼的安排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不是完全为了欢送毕业生,而是变成一种凝聚全校的力量,既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检验,对毕业生及其家长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传递一种价值导向。
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学者,激发了我们原有的活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有八个字:“做强增量,激活存量”。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把原来的教师队伍带动起来,当优秀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追求卓越就会成为他们的价值选择。
陈志文:当前,高校的人才引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学校,在人才引进上已经开始聚焦了,有时甚至聚焦到了微观的具体方向上了。青岛大学现在引进的主要是哪一类人才?
夏东伟:我们前两年对于人才的要求,觉得是大的学科就可以,但是我们在已经引进了六七百人以后,也意味着空缺岗位不到一半了。后面就一定要聚焦在发展的方向上,不能完全散开。
青岛大学现在引进的主要是学术带头人,我们教师队伍当中,非华裔的外籍教师有多位来自欧美国家的,这可能是青岛城市的优势,最近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外籍教师有意向到青岛大学,而且水平还都很高。
第二,引进国内院士竞争比较激烈,但是我发现青岛可以引进海外院士,在欧美大学当中成名成家的,像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我们都有引进。建设一流大学,我的理解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们讲世界一流,一定要把我们的学术研究放到全球空间维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完全丢掉论文是不可能的,我原来讲过,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和诺贝尔奖什么关系?一个国家最高奖对民族的贡献,像“两弹一星”对国家的贡献那是多少诺贝尔奖都换不来的。但是放到全球,我们找不到共同语言,所以要考虑放到世界维度,大家共同公认的一些标准,我们还得有所作为。中国特色,就是说我们要按总书记要求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国的大学一定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六、论文可取,“双一流”评估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陈志文:青岛大学目前没有入选“双一流”,您对此怎么看?
夏东伟:这是我最大的痛点。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双一流”是在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当中,才能成长为“双一流”。出一批论文,拿一批基金项目,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来说,是对我们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这表明我们的老师有独立探索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要把这种能力进行聚焦,引导团队教师要解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不一定解决的多,我们瞄准一个,比如在健康上,在某一方面我们能解决了一个也行。
陈志文:现在大家对“双一流”的评价机制争议比较大。明年马上启动新一轮评估,您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夏东伟:我认为“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根本的目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国的普通高校2600多所,本科高校1200多所,“双一流”建设现在只有130多所,通过这些高校来引领更多的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杆大学,来引领整体上的高等教育,各自准确定位,在服务区域发展、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作出贡献,整体上把中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所以我觉得“双一流”跟985、211高校比是一个动态的,至少给现在没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看到了一线希望。
陈志文:您怎么看“双一流”评估过程中数论文的问题?
夏东伟:在论文的问题上,我认为只数论文是不对的,但也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把它抛掉也是有问题的。
陈志文:习总书记讲的“去五唯”核心是不能“唯”。我个人认为,对于像青岛大学这样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校来说,过度强调学术评价、强调论文发表,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研究与现实需要脱节或者是错位。
夏东伟: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尽可能挤出来时间,在山东这些代表性的行业,带着我们教授团队走访。我们作为地方大学,首先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要引导教授、研究生进入企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我现在有一个愿景,我也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作过汇报,希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能够支持青岛大学,携手把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现在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的产业,通过我们若干年的不懈奋斗,把他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当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时候,我相信青岛大学的纺织服装学科也一定是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一流学科,我现在要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来推进我们的学科建设。
陈志文:这非常吻合地方大学发展定位,在结合地方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沟通能实现自己的定位。
夏东伟:实际上在推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时候,越沉下去越会发现重大科学问题。而这种科学问题,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斯坦福大学一战以前并不是很有名的学校,它和硅谷湾区的结合,我觉得恰恰像是青岛大学和胶州湾区结合,这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陈志文:在解决实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这是地方性大学发展路径的一个参考。
夏东伟:是的。当我们的地方产业能够成为世界级产业的时候,我们这个大学难道还仅仅是地方大学吗?
七、校长职位并不意味着权力,而是一种决策判断能力
陈志文:回到个人,您觉得自己最大特点是什么?
夏东伟:我做事比较执着,另外,我觉得我在管理干部队伍当中,属于思想比较解放的。
我从1998年就研究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人才培养,在2001年还写过一篇文章——《伯克利加大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本科人才培养对我们的启示》,发表在电工电子教学学报上,发完以后好多同行还问我,你是在美国留学了多长时间?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在发文章以前就没迈出过国门。
举个例子,我当时在自动化学院做院长,我们学院有几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电力系统培养人才;自动化专业,也就是我的专业,面向工业企业培养生产自动化的人才;电子信息工程,面向我们21世纪培养未来的电子信息人才;通讯工程,2000年的通讯工程也是很热门的。
我那时候就在思考,这些专业能不能组成一个专业类?面向21世纪,电子信息发展如此之快,学生进入青岛大学读本科,是让他获得更加专门化的专业知识,还是让他获得能够伴随一生的更具有竞争力、更宽广的知识?最后我的结论是,我们青岛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让他为一生的生活做好准备。所以当时在借鉴美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在省内第一个提出按院招生,学生入学两年以后再选择专业。这样专业基础课就要打通,那时候就想,不能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设计一个VCD,当随着DVD、蓝光高清步入的时候,他仍然有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而这个能力的获得需要更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不是过度专门化的知识。2000年我们把四个专业放在一起招生,这在国内也是比较早的。
陈志文:中国现在的大学教育跟英国更像,偏向专业教育,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而美国更强调通识教育。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开始强调通识教育,但20年前真的还做不到。
夏东伟:正是因为搞专业大类培养,我们把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整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国家基础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的雏形。2006年,我们正式获批国家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没有这种改革的引领,就没有我们资源配置的优化,就没有今天青岛大学这些示范实验教育中心。我们现在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另外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山东这么多高校,只有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陈志文:我觉得您特别务实、扎实。从教师到高校管理者,您怎么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身份?
夏东伟:李克强总理说:“当官发财,应当两道。”当我选择了做行政管理工作以后,基本上就把我的专业放下了。我原来作专职教师时,对不间断电源的设计一直跟产业结合很密切,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我认为工科教师首先要成为优秀的、合格的工程师,然后才能成为大学的专业教师。
一个工科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工业伦理环境、工业经济技术成本。如果对产品设计对人类未来的影响都不知道,也不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课老师。
陈志文:您现在是青岛大学校长,您觉得副校长与校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夏东伟:感受最大的就是,我做副校长的时候都是做一件件具体的事,我要把这个事情做到一个程度,做了校长以后,感觉我更大的是一种对学校发展的责任,做好学校发展的方向战略等一系列的选择。做副校长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校长是一种权力,做了校长以后,我突然发现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能力,即责任担当和判断力,对很多问题,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决策判断能力,在诸多的要素面前,怎么能够保证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是具有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力,这对我个人包括对我们的领导班子实际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做校长,我现在总感觉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还没有哪一项工作我自己觉得做得还可以。但是我时时告诫自己,校长这个角色,第一是要判断准我们学科发展的方向,第二,更重要的任务是为我们全体教师服务好。怎么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让他们有一个愉悦的心情,把教师的发展当作最高的荣誉,这是我做校长首先要做的事情。
陈志文:您对青岛大学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
夏东伟:实际上,青岛城市的定位就决定了青岛大学的发展目标。最终按照我们的规划,一定要把青岛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城市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青岛大学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是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我是青岛大学四校融合发展的亲历者,从我们文化的融合,制度的融合,一开始甚至文化的冲突,制度的冲突,到我们今天融合成一所快速发展的综合大学。虽然我们一届又一届领导在变化,但是学校的战略目标没有变化,这是青岛大学能走到今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993年为什么要合校?那时候把省属、市属四所学校并到一块,本来的目标是建设一所省属“211”高校。但是,到1999年这个目标没有实现。那么,青岛大学应该何去何从?1999年徐建培任青岛大学校长,时任市政协主席胡延森兼任校党委书记,可见省委、市委对青岛大学的重视。2001年,我们请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来给我们制定了五年事业发展规划,这是我们合并办学以来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五年规划当中提出来了几个思想,第一个就是三步走战略,牢牢的印在了我们这些当时的中层干部脑中,我那时候还是自动化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第一步就是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到2005年要走到同类高校的前列,在这基础上再用十年左右时间,到2015年要把青岛大学建成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在这基础上,再用3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把青岛大学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
到2005年,我们走到了同类高校前列;到2015年,可以说我们基本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我们这一届班子bet36体育备用;年上任后,就想着最后这一步30年,还得分解成新的三步:第一步,就是我们争取本届班子党代会任期内,要全力奋进实现青岛大学在国家一流学科上的突破;第二步,我们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2035年前后,青岛大学稳居中国百强高校中游行列,有更多国家一流学科;第三步不变,到本世纪中叶还是要把青岛大学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所以当时“十五”规划除了“三步走”战略,还有一个进入新世纪以后办学的思路,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走高质量有重点的发展道路。这个思想到现在依然没有变,所以青岛大学的发展,第一是规划引领,第二是重视人才,第三是融入区域。
(编辑/姜甜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