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协和学院“四融四构”:助推机械类专业工程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021-11-22 15:34:00
中国教育在线
  新时期,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出色、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山东协和学院工学院为满足机械类行业对高素质工程化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全面的专业改革,构建并实施了“四融四构”工程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1)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导向工程化人才培养新生态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与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兼顾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构建协同导向工程化人才培养新生态。
  共商阶段,以“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选人用人标准”精准对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共育阶段,协同融合深入调研做好人才预测,精准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共享阶段,兼顾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利益,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场地等条件;共赢阶段,将产教融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转化为共享资源,营造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与教育循环互促、融合共生的内生环境。
  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星辉杯”智能制造大赛
  (2)多元目标融贯,构架学习导向工程化专业课程新体系
  确立了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产业学院为平台,以先进设计技术和智能化制造为手段,设置了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切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对标企业产业岗位能力需求,立足交叉学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凝练、分析和解决能力,机械类专业开设“机械系统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智能制造”等课程,定位专业基础和行业发展,掌握借助数学手段科学分析问题等方法,跟踪系统分析工具的更新与发展。 
  学生参加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节“联桥杯”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
  (3)跨域资源融汇,构筑能力导向工程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汇集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四结合、双融入”的实践教学体系。四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拓展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硬件实现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专业实践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双融入:企业产品设计融入专业课程设计、技能创新竞赛融入学生第二课堂。通过“四结合双融入”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强化学生的实战技能。
  建立开放平台,有序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治管理。通过开放式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激发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索热情,实现自我实践。
  “建行杯”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参赛团队
  (4)应变理念融通,构建问题导向工程化教育教学新团队
  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从理念引领、规划驱动、载体助动、机制推动四个方面,综合发力,共同驱动,形成了能够应对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变化、感知教育发展新动态、把握新时期工程化教育的关键特性和内涵要求的教学团队。
  推进引企入教,聘请山东栋梁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来校开展“机械智能发展及应用”“康养智能装备发展及应用”等交流活动,有力深化互动式教学。聘请大中型企业首席专家组建教学团队,为各专业部分课程担任主讲教师,强化实践认识。以专业核心课“机械设计”为试点,探索以工程问题为驱动的中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探究式教学新模式。以复杂工程问题典型案例,开发亲历式仿真模拟实训系统,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系统开发设计的需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山东协和学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较好的社会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类相关专业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 80多项大奖,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金奖1项,国赛银奖3项。机械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21年工学院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提高了 8.17%;来校招聘单位求人倍率从2014年的 1.1:1 提升到2021年的 7.84:1;毕业生进入中国 500 强企业就业人数比例由2014 年 12.20%提升到2021年31.86%。 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8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人才质量高度认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10-25 13:10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9-15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