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岛理工大学:全面深化改革 全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
2024-06-27 21:56:00
中国教育在线
  “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改革精神、更加有力的改革措施,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6月2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青岛理工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赟在报告中34次提到了改革、49次提到了创新。未来几年,改革创新将成为青岛理工大学发展的关键词。
  紧盯一个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
  回首过去的五年,青岛理工大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实现主校区战略转移,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一体两翼”办学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为学校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传统行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也给青岛理工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在报告中,杨赟指出,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五年,我们要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目标,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全力推动土木、机械等优势学科冲击“一流”。
  杨赟介绍,到二〇三五年前后,2-3个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山东高校第一方阵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形成若干国内一流的特色学科群,建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
  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定位,青岛理工大学将实施“1224”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打好高能级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集聚两大攻坚战,实施资源配置效能、交流合作水平、理工精神赋能、服务保障能力四大提升行动,不断激发释放办学活力,坚决破除思想观念痼疾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为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动土木、机械等优势学科冲击“一流”
  “全力推动土木、机械等优势学科冲击“一流”,实现学校A类学科、ESI前1‰学科突破”“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新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级社科奖励实现突破”“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实现新突破”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实现新突破。
  杨赟介绍,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学校未来五年将在两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突出中心地位,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二是突出龙头地位,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青岛理工大学将聚焦“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生态催动、全要素驱动、四课堂联动”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青岛理工特色的创新拔尖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在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高水平学科建设方面,青岛理工大学将“提前谋划、突出特色、分层分类、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校区功能定位,纵深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深化学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潜力学科”分层分类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强化高峰学科海洋特色,推动数字绿色智能交叉融合,发挥高峰学科牵引、辐射与带动作用,持续建设基础学科、人文社科学科群,加快信息学科融合建设,推进学科协同发展,全力推动土木、机械等优势学科冲击“一流”,实现学校A类学科、ESI前1‰学科突破。
  改革创新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非改革无以图自强,非创新无以开新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和严峻的发展挑战,我们必须正视差距,迎难而上。”杨赟在报告中严肃强调。
  报告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优质生源、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学校发展的任务和压力更加急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木、机械、环境、建筑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这些都促使青岛理工大学加快改革的步伐。
  本次报告推出了“学科冲A”计划、“基础学科+”赋能计划、科研基金质量提升工程、高端人才倍增计划、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短聘+长聘”制度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涉及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等多个方面。
  从报告看,青岛理工大学还将在校区功能定位、学科专业布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报告中提到,“要推进“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和校区管理模式改革扩优增质。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归类合并,激发学科内在活力,持续推进院部优化和布局调整。”未来学校发展定位将更加明确,学校将在市北校区建设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园,在临沂校区建成鲁南地区工科高地,与青岛校区学科专业融合错位发展。同时,青岛理工大学将增列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和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些创新举措都将为青岛理工大学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注入强劲动力。青岛理工大学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
  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 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五个一工程”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杨赟在经验总结中指出:必须坚持服务社会。坚持“四个面向”,发挥学校优势特色,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扎根祖国大地办教育,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在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
  未来五年,青岛理工大学将着力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下功夫。
  报告中提到,学校将主动精准对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青岛市创新链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与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地合作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先进制造和智能建造五大服务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组建一批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促成一批有显示度的合作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
  青岛理工大学还将探索“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驻点”对接服务体系和科研总承包新模式,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催生重大创新成果,打造行业区域创新服务高地。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五个一工程”,计划服务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上市公司、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与100家以上县区级人民政府、10家以上市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级产业协会建立密切科研合作关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00项以上,成果转化收益实现跨越提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