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师范大学院系巡礼 | 思想塑造灵魂,真理启迪人生——马克思主义学部
2024-05-24 17:37:00
山东师范大学
 
 
  ▲王增福 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站在人类思维制高点,探寻自然运动变化规律,揭秘人类社会发展本质,揭示个体价值追求方向,既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要求,又给予我们正确理解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启迪。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与方法,特别是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把握,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理论要求,也是准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热忱欢迎优秀学子加入我们这个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大家庭,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与传播的伟大事业中,为人类发展和文明传承贡献思想与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01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50年建校伊始,就设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1960年2月,新建政治系,担负起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思政专业的院校之一。历经多次学科院系调整,2011年3月,原政治法律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7月,学院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获评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团中央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依托单位、首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为加快提升学科与专业竞争力,2022年5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系(含中德莱布尼茨研究中心)组成。
  
  学部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体系,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和中共党史、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硕士等学位授权点。现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国家级平台4个,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基地、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省部级平台10余个。
  学部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和“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建设,已发展成为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在省内领先、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部。
  02学科专业优势
  学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哲学四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创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之一,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于2021年设立,在提前批录取,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于2022年设立,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为指导原则,采取综合评价招生与普通招生相结合。哲学专业于2006年设立,现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撑专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山东省高峰学科,荣膺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五星级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历史性新突破。
  03师资队伍
  学部现有在职教师119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20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56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1人。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7支科研团队。学部教师中,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等国家级人才称号1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等荣誉称号4人次;入选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6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0人次;获评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15人次。
  04教学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立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其中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通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研究,产出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
  
  ▲代表性学术论文
 
 
  ▲多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5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学部坚持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原则,采取创新性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注重立德树人,优化培养方案
  近年来,学部积极探索创建“三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适当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注重价值引领、促进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突出实践取向、深化创新创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2.注重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以“厚基础、重创新、强能力”为目标,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精讲、自学、讨论”的授课模式,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化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不断创新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完备的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三段式”考核评价制度,注重过程考察,进行全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构建“教师深度教、学生系统学,全面深刻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新生态。
  3.注重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近三年来,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4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主赛道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最佳创业奖1项,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大学组最佳提案”2项、国家级“大学组优秀提案”2项,省级“大学组最佳提案”4项、“大学组优秀提案”4项,获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获“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学士论文6篇。学部注重实践教育,拥有100多个实习点,实习基地资源丰富。近三年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连续七届在“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教学技能特等奖23项、一等奖11项,教学设计特等奖19项、一等奖11项。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学生在第十一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初中组获得一等奖  
  
  ▲学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红色专项中获省级特等奖  
  
  ▲学生在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获得“大学组最佳提案”
  
  ▲学生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06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部着眼未来,重视并着力构建具备国际化视野、国际化师资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依托国际合作学校交换生项目、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新加坡浸濡研学项目、海外助翔拓展等活动为学生教育国际化搭建实践平台,学生年均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20余人(次)。2023年,学部打造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学项目,14名学生在新加坡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研学交流活动。学部还邀请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为学生作专题学术报告,拓展学生国际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部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学
  
  ▲以色列巴依兰大学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Ohad Nachtomy为师生做学术报告
  
  ▲中德莱布尼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07学部风采
  学部承办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年会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中共党史党建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研讨会、第七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德莱布尼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省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第三届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暨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建设工作推进会、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重温‘3.18’讲话精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等多场高端学术会议。
  2021年11月,学部承办首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大会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为主题,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7位知名专家和200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参加大会。
  学部成功举办三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研习期间,学员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实践参观等形式深入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收获丰富、成效显著。
  ▲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学仪式
  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社会发展建设,培育时代新人。学部打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特色社会实践项目,每年组织百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活动,多支队伍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队,在“千校千项”展示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多项,师生连年获评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 实践队员采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
  学部在全国、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以及山东省教学成果评选中屡获佳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吕松涛获特等奖,宫晓燕、张伟丽获一等奖,史家亮获二等奖。在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冯芸、刘园园获特等奖,张然、曹鹏获一等奖。在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宫晓燕、孙强、钱晓丽、吕松涛获一等奖,曹宏获二等奖。在山东省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刘园园、王兰芳获一等奖。
  08桃李芬芳
  70多年来,学部培养出一大批在师德师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力突出的毕业生,很多优秀毕业生成为单位骨干,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谢春涛,1982年毕业于政治系。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四个一批”人才,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炳林,1983年毕业于政治系。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易,1994年毕业于政治系。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全国优秀教师、“2020年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孙先亮,1987年毕业于政治系。现任青岛海尔学校校长,曾任青岛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青岛二中校长。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培训专家库首届成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历史
  哲学
  ▲点击上方专业名称即可查看各专业介绍
  
  学部公众号二维码:
  图片咨询电话:0531-86181665
  学部网址:http://marxism.sdnu.edu.cn
  电子邮箱:marx@sdnu.edu.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