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济南大学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
2022-10-04 08:59:00
济南大学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济南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全校上下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致广大而尽精微,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倾情服务师生,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新篇章。
  济南大学以培根铸魂为引领,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坚持以本为本,办一流本科教育,做大做优研究生教育,着重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努力让每一位济大学子成长成才、闪光出彩。学校通过优化思政育人工作格局、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全链条培养、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等具体举措,全面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
  优化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系统化构建思政工作质量体系,持续推进“三进“工作。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课程思政提档升级,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推进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共同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优化招生专业目录和计划分配,吸引更多优秀学生,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优质的生源基础。推进学分制改革,建设多课堂协同育人体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建强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班,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争创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健全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压缩专业规模,加快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布局建设新兴专业,打造一批高质量新工科、新文科专业。持续巩固师范特色,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师范教育品牌。强力推进专业认证,高标准推动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各类教改实验计划,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加快推进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金课”,产出更多国家级教学成果和国家级优秀教材。扎实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做实教学督导等工作,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推进研究生全链条培养。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力度,探索实施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扩大研究生规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过程化管理和考核,健全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建强建优联合培养基地,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贡献度。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强化外部质量监督,有效提升研究生“出口”质量。优化导师选聘管理,确保导师规模达到1200人。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第一、第二课堂深度协同,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训练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鼓励支持学生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课题,打通创新创业全渠道,以研促教、交叉培养,让好苗子成长为行业精英和国家栋梁。优化科创竞赛体系,提升学生参与率和覆盖面,持续产出高水平科创竞赛成果。推进“跨学科创新知识空间”建设落地,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孵化更多更优创业实体,促进双创成果转化。
  近年来,济南大学立足根本点,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获评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7门;停撤本科专业20个,新增新兴专业10个,通过工程教育和师范类认证专业10个。凸显“工科优势、师范特色”的专业定位,聚焦“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58817名。获得面向台港澳招生资格,新增公费师范生等招生类型,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探索科教联合培养等新模式,在校研究生数量实现翻倍,获批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取得社区学院等办学资质,继续教育规模质量稳居省属高校前列。“学在济大”“创在济大”氛围日益浓厚,本科生继续深造率稳定在32%左右,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3780篇、获批授权专利558项,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国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1947项。
  济南大学用人才链对接创新链、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大力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为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济大贡献。(文稿/刘珂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854845608 2022-09-18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