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某高校公示1447名新生未报到的消息冲上热搜。面对各方舆论,学校不得不发出澄清声明,强调了两点,第一,公示不报到新生是规定动作,其中有709人是专升本学生,非传统意义上的普通bet36体育备用录取学生,一些甚至已经参加工作;第二,总报到率在90%左右,和其他高校相比属于正常范围。
事实上,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被高校录取却不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包括著名985大学在内,几乎所有高校的报到率都不是100%,只是程度的差异。2020年,东北大学就曾因公示50多名新生未报到被舆论关注。即便是头部的清华北大,也无法保证100%报到率。
一般来说,专科报到率普遍低于本科,地方普通高校低于著名大学。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报到率普遍较低。2019年高职“大扩招”,为确保招到100万人,当年的招生计划是116万,显然是按报到率倒推的,以此可以推算出当时高职院校的报到率约为85%。
为什么不报到?不满意!
比如选择复读,争取一个更好的文凭,或者彻底放弃读书进入社会工作。在精英教育时代,一张文凭就意味着体面的工作,但1999年大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迅速进入普及化时代,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79万,占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0%,几乎人人都有一张大学文凭。
这时,有一张大学文凭未必就有一份体面或者说满意的工作。大家自然就会思考,要什么样的文凭?这种文凭的价值是什么?于是,就普遍出现了被录取不报到的情况。
相关部门并没有披露过不报到学生有多少,但很多省市均会在9月大学新生报到入学后,根据具体报到缺额情况,进行一次“补录”,即有一些新生是10月才入学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被录取不报到的,绝非个案,而是一批人。
在同一层次的学校中,民办高校报到率普遍低于公办高校,主要原因则是学费。
因为特殊的原因,我国公办高校曾经在20年里不允许调整学费,一些公办高校学费仅4000元/年左右,高一些的也仅有7000余元/年,即便清华北大,也仅5000多元/年。但民办高校不同,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学生学费,因此民办高校的收费远远高于公办高校。比如此次舆论漩涡中的这所高校,一般专业的学费就逼近4万元/年,这个数字基本等于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财政成本。
在这笔“巨款”面前,大家都开始思考:是否值得?除了钱,还有时间,即机会成本。如果花这么多钱,这么多时间,也不能确保将来有一份体面工作,是否值得去读?
而对于公办学校,过低的门槛,往往让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如我们面对低价格的东西,容易冲动消费一样。
从这一点来讲,绝对是一种进步。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给了大家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否必须上?是否适合?我们的确需要思考一下,而不是简单的盲从。
我们也必须逐渐适应这个变化。从公众角度,不必大惊小怪,这不是一所学校的困境,未来不报到的学生会更多。从高校角度,需要明白,高等教育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我们必须靠质量,尤其是就业质量赢得考生,而不只是一张文凭,否则,他们宁愿不要。
只是在这场竞争中,民办高校因为财政支持的劣势地位,被推到了前排。伴随生源的快速下跌,公办学校也必然难逃厄运——如果不解决质量问题,学费便宜,也未必上!因为选择会越来越多,因为还有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