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挑战,专家称需重新定位价值
2024-06-17 14:55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以全球排名12的成绩爆冷入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她“中专生”的身份在一众清北、麻省、剑桥等名校生中显得尤为“扎眼”。

  偏才如何才能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中职学生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当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职业教育面临怎样的形势和挑战……

  6月15—16日,一场主题为“产教融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2024职业(技工)教育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国内教育、经济、科研领域的著名学者及企业高管集思广益,共同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2024职业(技工)教育发展论坛现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从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来看,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参照普通教育办学的情况,如中职普高化、追求升学率;高职追求专升本率,以参加科研活动的表现考核、评价教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要求“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但是如何做到“普职协调发展”,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仍然在探索中。许多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管理水平差,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就业难,偶发的一些负面新闻也常常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加重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疑虑。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挑战,需重新定位价值

  教育部于2024年3月公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不含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共有学校7085所,招生454.04万人,在校生1298.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73.48万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9.41%,“双师型”教师比例56.71%。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海亮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海亮在本次论坛的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对技能教育人才需要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唐虔在演讲中提到,教科文组织近期对国际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唐虔

  他介绍,新冠疫情后全球教育人口减少,尤其是中等和低收入国家的青年。随着经济复苏,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对技能培训和再培训提出新要求。数字化、自动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一些工作岗位消失,新的岗位出现。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再培训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STEM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训。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吸收绿色理念并教授相关技能。

  唐虔提到,当前全球非正规就业比例上升,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创业教育和微证书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需要针对老年人提供再就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关注青年人口的教育和培训需求。

  唐虔介绍,全球化、人口流动、难民问题等对社会公平和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挑战。教育和培训需要包容性,关注弱势群体,同时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促进社会和谐。

  在2022年5月施行的新修订《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社会观念中仍轻视职业教育, “普职分流”一度让家长产生了严重的教育焦虑,一些专家提出的“取消中考,普及普通高中”的建议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

  此次论坛的承办方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以燃气、氢能、光伏等能源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冯志铭谈到了当前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


△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冯志铭

  冯志铭谈到,政策落地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技工教育的学历认定、学籍查询、入伍考编等问题,以及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

  同时,社会偏见仍然存在。传统观念中对于“学而优则仕”的推崇,以及对学历和文凭的过分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这种偏见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也影响了技工教育的资金投入和社会支持。

  冯志铭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安全,还包括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尤其是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如何确保学生在各方面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扩大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给职校生更多机会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汤敏指出,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在追赶型经济向前沿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但当前对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高度重视,对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却不够。同时,人才早期培养基本上都在城市,农村和县域的人才早期培养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汤敏

  汤敏建议,要为超常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扩大到职业院校、农村地区学校以及非重点大学,让“单项选手”也有发展出路,对偏才、怪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以及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他们展示和发挥才能。

  汤敏认为,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产教融合、区域融合以及与战略新型产业的合作,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教育体系需要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反映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包括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比如,采用项目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对个人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整个产业的影响。汤敏谈到,职业教育应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和培训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称,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也非常重要。从社交网络到办公、编程等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个行业。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

  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机会,所有企业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夯实基础技能和提升数字素养对于未来的人才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教育科学院数字研究所研究员曹培杰谈到,在数字时代,教育形态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教育环境会实现数字化,课程教学会个性化,学校治理精准化。


△中国教育科学院数字研究所研究员曹培杰

  曹培杰指出,现在很多学校的未来教室不未来,智慧教室不智慧,引入了各种高端设备,但理念还是支持老师讲学生听。未来教室不是支持老师的统一讲授,而是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

  “从生存的意义角度来看,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称,全社会要普及这样的观念。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

  李志民表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国民信息化素养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国家的重要前提。当下是效率的时代,用户、行业、时间、渠道都呈现碎片化。碎片化学习更适应信息时代的特征,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引发教、学、评的改变、带来课堂结构和课堂形态的改变。

  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缺口问题,产教融合成效体现在学生获得感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关键途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多种合作模式,如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校企综合型和订单式培养型等,这些模式都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发展和提高。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

  提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时,邢晖指出了紧密型和松散型合作的问题。紧密型合作涉及到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合作,如企业大师工作室、兼职教授的引进等,这些都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松散型合作则更多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现在绝大多数还是松散型合作,开开会,握握手,之后的情况不好说了”。

  邢晖表示,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与普通教育的学历体系相对接,可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邢晖强调,产教融合绝对不是一个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为融合而融合,产教融合的成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最终的目的还是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谈到,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来掌握那些难以用语言或文字明确表达的知识。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将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环境。通过在企业或类似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产教融合的重心在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更是促进不同知识类型融合、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志明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志明认为,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宣传,让学校和学生对现代化企业管理以及蓝领操作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当前社会导向使得很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办公室岗位,而忽视了自身专业,导致蓝领岗位需求难以满足。一些企业都面临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这就要求需要企业与学校积极对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中职生多来自农村家庭,超四成学习压力大

  论坛上,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室研究员赵秀娟发布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专题研究报告《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该报告就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诸如家庭状况、学习、人际、考试、情绪、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共收回有效问卷13,462份,并结合100余名师生的个别访谈形成。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室研究员赵秀娟

  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中职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并且考试前后会感到紧张和焦虑;72%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7%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动辄轻言放弃。

  报告显示,85%的中职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价值观相当模糊;超47%的学生悲观、迷茫,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看不到未来发展方向;问及长远目标,97%的回答“不知道”“没想过”“想那么多也没用”或“到时候再说”。

  报告称,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户口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多数从事农业工作。这种家庭背景可能限制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和指导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成就。

  报告指出,大部分中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经济压力可能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业造成影响。同时,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的文化基础薄弱,而学校的文化课教材偏难,课时量较少,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

  此外,赵秀娟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在教学中背离了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定位,以升学为目的,中职普高化,追求升学率,给中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业压力。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后,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无法体验意义感、价值感和愉悦感,常常面临较多的学习困难和障碍。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她建议职业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心理队伍建设,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昆明市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

  “所有的心理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都来自于关系冲突,特别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关系冲突。” 昆明市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谈到,孩子每天面对的是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与同伴关系,但孩子跟社会的关系往往被忽略。

  詹大年认为,学校应该积极构建第三空间,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学习如何在更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交流和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的主体人格被认同、被看见,幸福和创造才会发生。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张皓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张皓在论坛上谈到了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她表示,教育应结合赏识教育与适当的批评,以及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状。

  教育不止100种可能,提高中职学生和教师素养

  论坛演讲嘉宾黄灯在2020年出版了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这是她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揭示了二本学生在教育、就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引发了社会对二本院校学生群体命运的关注。2024年,她推出了该题材的第二本《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这是她走下讲台、实地考察的家访笔记。


△《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

  在本次论坛上,黄灯谈到当前职业教育中过分注重技能而忽视人文教育,以及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等问题。

  黄灯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具备某种技能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够适应社会、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黄灯通过非虚构写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历,激发他们的内在生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她认为,通过写作,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黄灯谈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应该能够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郝晓东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郝晓东强调了阅读对师生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许多人不喜欢阅读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书籍和方法。应试教育和消遣式阅读都不能满足人的深层需求。

  在郝晓东看来,阅读要发生变化,需要从浅阅读到深阅读,从高人指导下的阅读到与实践联系的阅读,从与实践结合的阅读到有时间长度的阅读。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在论坛上谈到,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教育不止100种可能。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潜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学术成绩。教师应该通过关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6月16日下午,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考察了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经过两天的论坛活动,与会者达成高度共识。大家都认为,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重新定位职业教育价值、产教深度融合、重视学生心理安全以及教师成长等问题,发展改革之路从来不会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需要更多有教育情怀的有识之士久久为功,坚持不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福建教育微言 2024-05-24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