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展现教育系统面向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重大命题,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在线推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教育强国建设’系列访谈”活动,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近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王洪才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ChatGPT带来的挑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王洪才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王教授,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那么,您如何理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王洪才:我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我们对于“高质量”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注重高校的数量、规模和速度,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如今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转向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就当前的时代特征来看,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不能被动地等待工作机会,而必须要主动地去寻找和创造工作机会。因此,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所谓“创新”,意味着我们要善于改变,善于变通;而“创业”则需要我们善于创造新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敢于设想,敢于改变,敢于创造,并且能够把理想变成现实,这些都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要实现的目标。
机会不会从天而降,只有勇敢去闯,才可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途。因此,当你拥有了创新创业能力,无论面临怎样的外部环境,都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谋求职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谢谢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那么,具体到人才培养来说,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创新、创业能力之外,您认为面向未来的人才,还应该具备哪些关键素质和能力?
王洪才:这个问题非常好。根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我们认为,面向未来的人才要具备7大能力。
首先,要能够自我定位、自我反思,即目标确定能力。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确定和校准目标,目标定了,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此外,一个不能反思自我的人是无法创新的,因为能够反思自我,才能做出改变,才有发展和创新的可能性。
第二是行动筹划能力,也可以叫运筹帷幄能力。就是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去统筹规划,并付诸实践,没有这个能力,一切都是空想。
第三是果断抉择的能力,或者说是决策力。当你有很多选择的时候,怎么能够又快又准地选择出最合适的那个,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四是沟通合作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沟通、交流与合作,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会交流,不能合作,那么他就没有发展机会。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个体学习,却忽视了沟通、交流和合作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发展沟通、交流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理解别人的能力,或者说是同理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你要能够知道并满足别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光有知识是不行的,你没有跟别人交往的经验,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就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第五是把握机遇的能力。第六是判断风险的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机遇和风险并存,我们要学会识别机遇和风险,进而把握机遇,规避风险。这是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创新创业中的关键能力。
最后,是“逆境奋起”的能力。也就是要扛得住压力,在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这是很厉害的。“逆境奋起”是我们的课题组在大量文献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一个人能不能走得远,主要就看他能不能扛住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要敢于走出学校,去接触真实的社会,去面对真实的挫折。如果学生都待在学校里,不敢出去实践,担心遇到风险,这就是因噎废食,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好处。
中国教育在线:这些能力,其实都是“软实力”。
王洪才:没错,这些能力具备普适性,任何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这些能力。而且,在任何行业、任何情境下,这些能力都是可以迁移的。
AI时代最好的准备:开发智力潜能、培养人机共处能力
中国教育在线:ChatGPT之类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您看来,ChatGPT或者说AI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相比人工智能,人类无法被替代的能力又是什么?
王洪才: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研究 GPT 的过程中发现,人类独有的沟通能力、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GPT 是不具备的。GPT 虽然运行速度快,但是很难模仿人类的沟通能力,特别是情感交往能力,也很难获得我们从深刻的体验中迁移而来的直觉思维。同时,GPT 是线性思维,而人类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GPT 一时难以超越。当然,如果给 GPT 输入辩证思维程序,它也能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但是运用辩证思维思考的深度还不及人类。
我们研究 GPT 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你只有提出好问题,GPT 才会有好答案,如果你的提问很简单,它的回答也不会出彩。
中国教育在线:就是说我们需要学会提问,现在有很多平台也在开发类似“如何向 ChatGPT 提问”之类的课程。
王洪才:对,就是这样。
中国教育在线: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GPT有时可能会“撒谎”。有时候它提供的答案看似很有逻辑,其实准确性存疑,如果你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就可能面临着被他“蒙蔽”的风险。所以,除了会提问,我们是否还要具备辨识答案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 GPT。
王洪才:是的。因为 GPT 是“人工喂养”的,它给我们的答案与前期程序设定者提供的“养料”有直接关系。刚才你提到 GPT 会“撒谎”的情况,实际上它并不具备“撒谎”能力,它的答案是根据前期程序输入的内容计算出来的,但这些内容并非都是顶尖专家提供的,所以在概率上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 GPT 替代不了人类教师,但其实并非如此。目前通用型的 GPT,确实只能应付日常事务,且可能会存在各种误差,但是未来如果出现了专门型的 GPT,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到时候,我们老师有很多工作真的可能被替代,GPT 甚至会比老师做得更好。
中国教育在线:那么,在您看来,GPT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王洪才:这是一个很超前的话题。有一次聊天,一个人工智能专业的老师问,人类会不会被 ChatGPT 控制。我想从某个角度说,人类被控制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比如,现在智能手机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我们已经被手机控制了。一旦对手机上瘾了,你就对它既恐惧又依赖。
不过,我们刚刚说,很多事情AI确实做得比我们又快又好,但有的事情它是不能做的。那具体是些什么事呢?这就涉及到知识结构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哪些知识最有价值?有人说算法知识最有价值,即便如此,算法知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很多工作可能被AI替代,那我们培养人干什么?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独立的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自然认知智能。目前,我们人类很多的智力潜能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我认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怎么开发人的这些智力潜能。
总之,未来时代是人机共处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培养与AI相处的能力。现在已有很多智能机器人面世了,比如做家务的机器人等等,以后与它们相处,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如果ChatGPT这类AI哪天有情绪反应能力了,我们该怎么办?这些都是未知领域,也是必须要思考和攻克的难点。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需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中国教育在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与科技、人才放在一起,并前置到高质量发展之后,强调了教育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您看来,高校该如何支撑地方、区域乃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王洪才:高校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比如,高校可以引领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引领是国家的“根”,也是大学的根基。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引领。党的十九大之后,提出要用文化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使得大家逐步认识到了“文化引领”的功能。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硬件指标已经可以与世界级高校相媲美,但是长久以来,由于我们过于注重“硬指标”,忽视了文化引领这个“软指标”,使得国人依旧不太认同我们的大学。
因此,重塑大学的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引领的功能,是大学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很多国外一流大学都有整套的、完善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文化内涵,但好多国内大学还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和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在文化上底气不足的一个表现。
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图源:厦门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其实,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文化底气,因为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上,是有比较优势的。
王洪才:没错,我们有优势。但是,国内大学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不足的。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沉淀,这个过程周期长,见效慢。现实的科研环境和人才培养机制,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条件和空间。我们现在有一种不太好的风气,就是过于急功近利,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这里面需要考虑如何与我们的时代需求对接,我们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要把传统文化真正转换过来,与时代对接,挑战是非常大的,而我们现在缺乏沉淀的功夫,没有沉淀,你就拿不出来好东西。比如当前我们讨论最多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学校还在用过去的“速成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培养创新人才,我们需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中国教育在线:江苏锡山高中原校长唐江澎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观点,他说“拔尖人才培养不是挑一堆会做题的学生提前做更难的题,而是要给到所有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
王洪才:是的。我们要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但并非完全放任,也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设计、合适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如果大家对人才的态度都统一化了,标准化了,那就很难把人的个性潜能激发出来。大家都朝着所谓“标准”的方向去攀比,去竞争,都往一个方向走,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内卷”。实际上,解决“内卷”问题,就需要创设多元化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中国教育在线: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支持多元化的发展。
王洪才:是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开发人的个性潜能。这种潜能优势,就是独特性。潜能发掘出来以后,人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能力才会成长起来。我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树立尊重个体、尊重个性的氛围,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发挥独特性,并不等于放任不管,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对于我们大学来说也是一样,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大学独特性的发挥也需要对社会需求有所洞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家和当地最为急迫的问题,才能在现实的土壤中做得更好。真正做研究必须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当我们的科研、社会服务真正满足了社会需要,社会财富就会反过来支持我们的发展。
敢于试错的年轻人才能在就业中拥有竞争力
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北京的研究生毕业人数也首超本科生。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您觉得大学生该不该脱去“长衫”?或者继续深造bet36体育投注?
王洪才:现在的就业形势确实比较严峻。毕业生规模庞大,工作岗位短缺,而且很多工作岗位还受到技术革命的冲击,人工智能会替代很多岗位,这是客观的存在,并非危言耸听。因此,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首先要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这是前提。当下,我们的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实际上是没有独立思考的。所以,我们的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中国教育在线:很多学生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或者听从周围人的建议。
王洪才:是的,很多人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这是需要警惕的。一个人的成长首先要有主体精神,要为自己负责,因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负责时,才可能为社会负责。因此,我们一定要能够反思自我,从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追求什么。自我反思不但能够为自己确定人生目标,还能促进个体与社会的交流,在跟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找到更大的参考系和人生定位,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更加理性。
自我反思是为了自我定位。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能够给自己定位,这样就不会随便被别人的意见左右。自我定位,就要思考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是什么?如何将自己的能力与这个社会的需要相匹配。当你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后,你就有了真正的竞争力。
具体到要不要进一步升学,我认为要看自己有没有学问志趣。如果没有学问志趣,还是先要有一个工作岗位。现在,很多孩子在就业问题上还是有好高骛远的心态。而很多家长在读研、就业问题上,也会给孩子灌输类似“起点决定终点”之类的观念,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实际上,无论读书还是就业,一开始,我们还是应该让孩子去试错,在试错过程中发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最后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很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
中国教育在线:家长可能会觉得起点决定终点,一旦出错了,孩子就要多走弯路,有时候错误还挽回不了。这可能也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孩子错不起,输不起,所以很少给孩子试错的空间。
王洪才:这就是一种过度保护。实际上,必须要输得起,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能不栽跟头吗?你怎么能不输呢?输是很正常的。所谓“百炼成钢”,没有“百炼”的过程,怎么可能成为一块“好钢”?所以,我们的孩子必须要“输得起”,在“输”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成长起来。
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时要进步很多,过去我们不会轻易换工作,再不合适、再不舒服也要忍下去。但现在的年轻人就敢于尝试、敢于换工作,当然慎不慎重另说,但他敢于迈出这一步,这是一个进步。从短期看,他的成长和进步可能比较小;但从长远看,如果他能够在这种“试错”中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他就会进步。因此,当你觉得工作不合适,经过慎重考虑后,换一份工作未尝不是件好事。
实际上这也是培养一种关键素质,一种社会适应性。我们现在有个词叫“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处处都有不确定性,你要善于同不确定性共处,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与不确定性共处的能力。过去我们常说“确定了心里才踏实”,而现在,我们必须要对不确定性有忍耐力,有适应性。实际上,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中国教育在线:不过,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可能还没有形成,或者是杂糅的,自我定位并不清晰,导致换工作越换越迷茫了。年轻人想在“试错”中不走偏,并且慢慢找到自己的路,其实是很有挑战的。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王洪才:辩证地看,年轻人换工作有利也有弊,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最终找到自己的定位。换句话说,就是在换工作的过程中能否真正获得成长。这对年轻人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有要求的,比如咱们前面说到的几个关键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越换越明白。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我觉得换工作还是要慎重,不能稍有不顺心就草率做决定,这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年轻人,在做决定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过于草率、冲动。另一方面,所有单位都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设置年轻人成长的辅导机制,来帮助他们适应工作,适应职场氛围,这实际上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也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再去考虑是否要换工作,就会相对比较理性和慎重了,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会推动个体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还要善于运用社会网络资源。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网,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个体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同时还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每当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可以多征求周围人的意见,防止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挫折。
厦门大学校园风光(图源:厦门大学)
文字整理:杨文静 黄卓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