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平行会议:迈向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在京顺利召开。会议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和科大讯飞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教育管理者、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各地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三年来的系列举措和实践成果。他提到,面对智慧教育的新阶段,中国将树立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培育未来教师,打造未来课堂,建设未来学校,创设未来学习中心,积极推动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智慧教育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主题报告——专家汇聚,观点激荡
作为会议唯一企业专家代表,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作题为《人机共育,激发每个孩子潜能》的主旨报告。周佳峰指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既让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实施成为可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科大讯飞打造的全栈自主可控国产教育大模型已深度应用于教学全场景,助力构建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推动教师从知识传递者向成长引路者转型,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研究主管Muriel Poisson,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Diana Laurillard,香港大学教育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教授Nancy Law,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胡祥恩在报告中聚焦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论述,对数智时代教育普惠、公平及技术合理应用提出观点。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浩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山东实践。越南河内国际大学下属教育大学副校长Tran Thanh Nam介绍了越南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关键举措及阶段目标。
局长报告——区域实践,经验分享
会上,科大讯飞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成效备受关注。天津市河西区、安徽省蚌埠市、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的教育管理者受邀出席并作经验分享。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天津市河西区聚焦“人机协同”核心,打造“数据治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研、全景育人”五大协同生态链。此外,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建伟在大会上还介绍了河西区建设全国首个融合大模型的区级教育数智基座——“河西教育智能驾驶舱”。
蚌埠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在报告中介绍了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1+3+6”蚌埠创建方案。近年来,蚌埠市智慧教育应用成效显著,成功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冬雪在报告中提到,大东区以“1+1+3”智慧教育框架为核心,打造“数字基座+智慧课堂”双引擎,建成省内首个智慧教育沉浸式展示及学习中心,探索形成“三段式”智慧课堂模式,入选教育部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兴武在报告中介绍了,市中区通过统筹顶层设计、强化资金投入、提升数字素养、深化精准教育等一系列“小改革”措施,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发展“大均衡”,有效破解了乡村教育基础薄弱、师资不均、资源匮乏等难题。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贻雄以《重塑框架:教师驱动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为题,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之“变”,教师队伍数字化赋能的现实之“困”和区域教育治理视角下的赋能之“策”三个方面分享了鲤城区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创新实践经验和成效。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潘蓓蕾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闵行区打造的“闵智心语”AI心理咨询体系,通过AI技术破解了专业资源不足、求助门槛高、干预不及时等难题。目前全区中小学生各类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依托星火认知大模型与危机预警模型,形成了覆盖“筛查-辅导-预警-干预”全流程的智慧心育解决方案,在上海闵行区的应用成效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
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副局长牛伟、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鲁劲松、广州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健安、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局长郭夏明、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叶育新分别就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本次会议汇聚全球智慧,通过报告分享与经验交流,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对话平台。与会嘉宾聚焦迈向智慧教育新阶段和新路径、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人工智能助力区域教育变革、携手迈向教育2050的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刻且富有成效的探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