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
2025-03-11 10:24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主视觉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与会嘉宾合影,北方工业大学,2025年3月6日

  2025年3月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联合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在北方工业大学广学楼报告厅举办。适逢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施行首周,该学术沙龙成为中国文物学会的专业委员会走进高校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宣讲的第一站,这场汇聚建筑、文博、教育等领域权威的学术交流,不仅深入探讨了法治框架下的文物与遗产保护路径,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高校遗产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事件。学术沙龙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金磊任总主持。

  此次学术沙龙以法治护航建筑遗产保护与遗产教育为核心,积极呼应2025年3月1日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实施要点。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段辉建在致辞中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我们在此探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法治保障,可谓正当时。以法为盾、以文筑魂,20世纪建筑遗产则是现当代历史的鲜活见证,既凝聚先辈的智慧与精神,也是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陆琼在致辞中强调,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强化了“保护第一”的理念,极大改善了过去因法律模糊而导致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缺位问题,确立并强化了“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先考古、后建设”的原则,将为量大面广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马国馨院士“20世纪建筑遗产中的事件与建筑师”主旨演讲现场,北方工业大学,2025年3月6日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被列入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名录》,使历经十几年的申遗之路。其15个构成要素中的“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现代建筑遗产。在“主旨演讲”环节,马国馨院士以“20世纪建筑遗产中的事件与建筑师”为题,围绕曾参与设计的“毛主席纪念堂”倾情介绍,揭示了建筑师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中的角色与贡献,引发全场阵阵掌声。

  陆琼秘书长以“《文物保护法》新修订 新任务 新治理”为主题,深度解析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法律实施难点与建筑教育革新等策略。在阐释“新修订”内涵时,她表示,“体现新时代新要求——增加特定种类文物保护规定、协调发展建设与保护——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从制度建设和明确责任方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加强价值挖掘阐释、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在阐释“新要求”时,她说“要多方面准确把握文物保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在“新治理”的讲解中,她表示“积极做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尊法、学法、普法、守法、用法、执法工作”。

  陈雄大师以“建筑之光——林克明旧居修缮活化及策展” 为题,分享了他作为林克明先生的首批硕士生,对恩师旧居的改造有着深刻的思考,从外立面的复原工作到室内功能性的调整,充分体现了该活化项目在外观上“修旧如旧”与功能上“与时俱进”的双重特性。张宇大师以故宫博物院北院设计理念切入,在“传统与创新的设计融合”这一理念下突出了“建筑基因”,故宫北院设计要具备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共融的方向。叶依谦执行总建筑师围绕“高校建筑更新设计实践”进行了分享,他服务北航两个校区20多年,本次重点介绍沙河校区从规划到单体设计的典型项目。尤其以“书院”生活视角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新社区设计建造的心路历程。在中国高校人文建设中,该项目以建筑的名义塑造了书院社区;巧妙用五栋教学楼围合成“春华、秋实、天问、揽月”四个绿庭;面对所有高校校园都执行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沙河社区更注重设计服务于“有温度的教育”,因此,为师生及走进校园的公众,提供了人文气质的“活”起来的建筑文化。

  沙龙座谈:法治、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现场,北方工业大学,2025年3月6日

  在沙龙环节,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王新征、委员会金磊秘书长联合主持,十余位业界领军人物围绕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一是行业建设需要法治建设;二是推进教育创新,需要培养遗产与法律保护专业人才;三是融合先进技术,提升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水准。北方工业大学高度重视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教育工作,据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勃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将“20世纪建筑遗产”主题纳入公选课程体系的高校,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和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主持策划的《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课程,构建了集发展脉络、理论方法、遗产活化等多个维度,为遗产保护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了初创模式。黄星元大师非常感慨的赞赏了20世纪建筑遗产与法律保障能走进全国高校,他认为这对全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壮举”,因为只有将遗产保护与法律保障植入高校学子心间,才会带来学术的长期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复兴。与会多位专家在沙龙中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走进高校,是践行“20世纪建筑遗产学科”的重要实践。

  金磊秘书长在会议小结中表示,“近年来,委员会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关注那些暂无保护身份的基层建筑遗产或称‘低等级’文物,它们中确有众多项目虽有价值,但尚未被阐释,属于未被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他认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创新地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实则在说在高度法治文明的中国,爱护文化遗产不该分等级,人人都应为低级别文物筑起遮风避雨的防护伞。’”

  本次学术沙龙吸引了十多家央媒及专业媒体关注报道。

  文/图提供: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9-11 13:13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9-11 13:12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9-11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