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祝福和衷心感谢!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广大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24年,人才培养取得更好成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创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模式,“星航计划”“攀登计划”被誉为高校版“枫桥经验”,“同心圆”工作室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实施“珠峰计划”、AI赋能教育教学工程。落实“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在工程化环境、实战化项目、有组织科研、全链条创新中培养卓越工程人才。24项成果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承办“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6%。
2024年,人才队伍呈现更多亮点。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西迁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实施“任务制领军学者计划”“基础研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遴选文科资深教授,深化校招共用人才引进模式,强化长周期考核、稳定支持、分类评价,塑造人才队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增国家级人才96名,累计引入校招共用人才320名。一批优秀教师及团队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工人先锋号、何梁何利奖等荣誉。
2024年,科学研究创造更佳业绩。扎实推进大科学装置、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和国家医学中心培育工作,新增及重组通过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再创新高。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第一完成人8项,居全国高校第二。狠抓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滚动支持,在《自然》《科学》《细胞》主导及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首次跻身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百强,多项成果入选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重要医学进展、CTTI智库最佳案例及优秀成果奖。获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8项,创历史新高。获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2项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24年,学科建设迈上更高台阶。完善学科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四极”谋划未来学科高峰,培育“X+人工智能”多学科发展形态,构筑全面均衡高质量学科体系。落实“基础学科跨越计划”,设立基础学科建设专项,成立学科交叉中心,升级学科交叉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连续四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在软科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均位列榜首。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居全球第9。在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工程排名第1、能源与燃料第4,绿色与可持续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均居全球10强。
2024年,产教融合汇聚更强合力。在省市区三级政府指导支持下,深入实施“6352”工程、“1121”模式,依托创新港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成立秦·港孵化器,发挥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超市作用,建设职业化技术经纪人团队,举办“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会,深交所科交中心入驻创新港,促进科技成果对接产业需求和金融机构,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目前已与包括50家世界500强企业、67家中国500强企业在内的223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进驻创新港协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200余项,聘请995名企业导师,培养工程硕博士2000余名,引入8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265家金融机构,转让许可专利1400余件,孵化科技企业213家。创新港校企合作模式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赞誉创新港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坑口电站”,“资源进港、成果出港”的生态日益成熟。
2024年,开放办学开拓更宽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落实《全球发展行动计划2030》,布局建设海外创新中心,成立香港研究院。打造“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升级版,举办联盟内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发布《合作成果集》,推动产教融合走向“一带一路”。参加中美、中俄、中欧、中意、中法等大学校长论坛,推进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拓展国际学生生源基地,谱写对外开放合作新篇章。
2024年,综合改革迈出更快步伐。加快“破四唯”“立新标”,稳步推进评价、分配、管理“三项改革”。优化多校区管理运行,谋划创新港咸阳新区建设,持续扩大办学空间。强化海内外校友组织和行业校友会建设,打造教育基金品牌项目,以校友圈串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扎实推进文明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文化品牌活动深入开展,“一网通办”便捷服务持续优化,学生资助覆盖面和精准度不断提升,教职工收入待遇稳步增长,“融合创新杯”“悦生活”“教工快乐课堂”等活动精彩纷呈,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六十八载著华章,初心不改续辉煌。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定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和李强总理来校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决心恒心,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不忘西迁初心,赓续伟大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卓越贡献!
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交大蒸蒸日上,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2024年12月31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