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华大学成立安全科学学院
2023-12-25 11:57
清华大学
作者:

  12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安全学院”)成立大会暨安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向大会致贺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出席大会并致辞。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志杰,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主持大会并宣读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成立决定。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主持安全学科发展研讨会。

  华建敏在贺信中向安全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为我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科学领域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是落实国家安全科学领域学科建设、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希望安全学院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瞄准国家安全保障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聚焦重大课题,引领国家安全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为国家安全学科发展再建新功。


秦海翔致辞

  秦海翔向安全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清华大学近年与安徽等地合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作出有益探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标准建设安全学院,是清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又一次主动担当。未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与清华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持续为城市安全领域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王希勤致辞

  王希勤代表清华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清华大学成立安全科学学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主动担当。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安全学科,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价值导向,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学科建设内生动力。安全学院要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强化服务国家的初心使命,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郑国光、闪淳昌、李志杰、范维澄(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致辞

  郑国光表示,加强安全学科建设、提高公共安全能力是国家所需、社会所要、人民所盼。希望清华大学安全学院重视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技术创新与应用、社区参与与教育、全球合作与共享,进一步发挥优势、引领发展。

  闪淳昌表示,清华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安全学科的发展,20年来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相信安全学院将继续面向主战场、大舞台,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强国建设。

  李志杰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团队与北京市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为多项重大活动安保指挥系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相信安全学院必将为提升首都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范维澄表示,安全学院将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党建为引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统领下,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建设好具有清华特色和清华高度的安全学科,努力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战略科技力量。

  会上,安全学院院长袁宏永介绍了学院发展基本情况。


与会嘉宾代表为安全学院揭牌

  郑国光,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闪淳昌,李志杰,王希勤,杨斌,范维澄,袁宏永共同为安全学院揭牌。


成立大会现场

  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单位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学会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等参加大会。

  成立大会后,清华大学安全学科发展研讨会举行。会议邀请一批在安全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安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促进我国安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秉承“国家需求导向,顶天立地树人”理念,瞄准世界安全科技前沿,致力于研究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应急技术与系统装备,建设安全综合开放式研究平台,构建安全科学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未来,安全学院将努力为培养公共安全和应急领域骨干人才和领导者,创建以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共性科学问题和综合应急技术为特色的综合安全学科,服务国家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 2023-12-22 16:25
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