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bet36体育投注专业课自命题资料真题已发布,超65万份资料一键查找!点击查看>>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报名参加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有关要求。
二、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两个阶段。网上预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
(一)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期间所有考生均可填报,报名信息同样有效。
(二)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最终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且不能补报。
(三)网上报名时,“学信网”将校验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考生可登录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学历(学籍)网上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按要求提供学信网学历(学籍)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提供“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在网上报名时,尚未取得、但硕士研究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提供省级招考机构盖章的自考成绩合格证书(或盖章的自考系统成绩查询单打印件);国外学历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读研究生须提供现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三、报考点选择
考生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查阅拟报考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以及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各报考点的公告信息。
青海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设置四个报考点,只接收在青海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下同)、工作或户籍在青海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凡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非常规考试用纸的,或初试科目中有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报考该学科专业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考点考试;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请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按照报考点接收考生范围选择相应报考点。各报考点负责考生的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图像信息采集、考场安排、考试组织等相关工作。各报考点接收考生范围如下:
(一)青海大学(报考点代码:6303)
(1)负责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2)负责教学点在我省且报考青海大学的省外高校成人本科应届毕业生报名;
(3)负责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我省且报考青海大学的往届考生报名。
(二)青海师范大学(报考点代码:6304)
(1)负责青海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2)负责教学点在我省且报考青海师范大学的省外高校成人本科应届毕业生报名;
(3)负责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我省且报考青海师范大学的往届考生报名。
(三)青海民族大学(报考点代码:6305)
(1)负责青海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2)负责教学点在我省且报考青海民族大学的省外高校成人本科应届毕业生报名;
(3)负责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我省且报考青海民族大学的往届考生报名。
(四)西宁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代码:6302)
1.负责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我省且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往届考生报名;
2.负责报考省外招生单位且教学点在我省(不含以上三所高校教学点)的省外高校成人本科应届毕业生报名。
四、报名考试费
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报名收费160元/人次。考生网上报名时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
通过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和招生单位资格复审后准予参加考试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不予退还。取消报名、未参加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未通过或招生单位资格复审未通过的考生,已缴纳的报名费将原渠道退回(一般情况下退款会在2025年12月31日前退还完毕)。
五、网上确认
硕士研究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所有完成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未按时完成网上确认的,报名无效,不得参加考试。网上确认时间和具体要求另行公告。
以“工作所在地在我省”身份报考的考生,网上确认时须提供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和银行出具的近3个月工资流水(2025年8月、9月、10月工资到账记录)。在职证明要求:2025年10月或11月出具,载明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工作(用工)性质、工作岗位及工作单位全称、在青地址、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并加盖公章,非政府机关单位须注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
注意:以“工作所在地在我省”身份报考的考生,无法严格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的,在网上确认时将被取消在青报考资格,届时也可能无法在外省报名,建议“工作所在地在我省的非青海户籍往届生”优先选择户籍所在省份指定的报考点进行报考。
网上确认通过仅代表符合硕士研究生基本报考条件和在青报考资格,对于所报考招生单位招生专业要求的其他条件(如前置专业、学历要求、学业水平、工作年限等),由招生单位在网上确认通过后进行资格复审,不符合条件的报名无效。网上报名前请考生务必仔细阅读拟报考招生单位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六、其他
1.考生应认真了解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按要求详细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或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等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等重要时间节点请以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为准,不再通过其他渠道发送通知。
2.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当准确填写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进行核验。
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不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或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初、复试。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由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少干计划”报考有关事宜,请随时关注研招网、青海省教育厅发布的相关公告。)。审核通过后,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考生,可选择我省相关报考点参加考试。
4.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报名,逾期不得补报。
5.考生在考前十天左右,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点、考场、考试时间、考试要求等信息将在《准考证》上详细写明。请考生关注准考证上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和招生单位的提醒说明,并按要求做好考试准备。
6.残疾考生如需要申请考试合理便利的,请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与报考点取得联系,办理相关手续。
7.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8.考生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是获取报名考试信息的重要途径,自报名成功至考试前,手机号码如有更改,请及时告知报考点及招生单位,避免错过重要通知。
9.为及时获取研考资讯和重要提醒消息,请考生务必关注以下微信公众号和研招网、青海省教育考试网(www.qhjyks.com)以及拟报考招生单位研究生院官网。


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5年10月9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 贵港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贵阳经济技术学校
- 黔西市中等职业学校
-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
- 哈尔滨市龙江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 南昌工业工程学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
- 井冈山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 沈阳市旅游学校
- 陕西省商业学校
- 西安交通职业学校
-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四川省乐山市竹根职业中专学校
-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旅游学校
-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 重庆市医药学校
- 重庆财政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
-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 重庆中意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涪陵创新计算机学校
- 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 江西省医药学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
-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 江西省民政学校
- 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
- 赣州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 南康区电子工业技术学校
- 赣州旅游职业学校
- 吉安应用工程学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 上饶市信州理工学校
- 西安现代职业高中
-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
- 珠海市新思维中等职业学校
-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 重庆工商学校
- 新余市中等专业学校
- 会昌中等专业学校
- 南康中等专业学校
- 上犹中等专业学校
- 龙南中等专业学校
- 上高中等专业学校
- 永新中等专业学校
- 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 嫩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 丰城中等专业学校
- 德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 重庆市护士学校
- 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
- 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 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
- 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 重庆市农业学校
- 重庆艺术学校
- 德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分宜县职业技术学校
- 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 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 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职业学校
- 南昌铁路保安中等专业学校
- 江西泛美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南丁卫生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万州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 南昌向远轨道技术学校
- 赣北电子工业学校
-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 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荔湾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 江西省交通运输学校
- 江西省建设工程学校
-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 江西省轻工业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万州现代信息工程学校
-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商务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
-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万盛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
- 共青城市高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九江市柴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余干县英才职业学校
- 江西省遂川县职业中学
- 抚州信息工程学校
- 赣州市军科职业技术学校
- 上饶市信赖工艺美术学校
- 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 密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
-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 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
- 黑龙江省伊春卫生学校
- 陕西省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 重庆市聚英技工学校
- 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
- 共青技工学校
- 江西文理技师学院
- 大庆技师学院
- 南昌华中技工学校
- 共青铁路工程技工学校
- 于都新长征技工学校
- 南昌当代艺术学校
-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饶东南智慧技工学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学校
- 宜春市技术工人学校
- 江西新余南铁技工学校
-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 重庆市艺才高级技工学校
- 上饶信工技工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