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随后江冶学子在江西省各地开展参观红色旧址、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支教和走访调研等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红色精神深度融合,激励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昂然风貌。
扶助乡村重实践,勉励学子下基层。“你们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了解和帮助农村、农业和农民,并且利用农村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和力量,为当地乡村发展献计献策,助力乡村振兴”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茂旺在授旗仪式上讲话,他表示,希望江冶学子明确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意义,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增长才干,增强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参观红色旧址 感悟革命精神。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是著名的红色旧址,历史资源丰富。为了引导江冶学子学习革命精神,增强爱党爱国信念。“冶院青年”实践服务队组织参观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并以此红色旧址的历史演变,为成员上了一节生动的体验式微党课。
肖惠芳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和学习,我收获颇丰。我得到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并受到了思想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这一寻乌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亲身前往祖国大地扎实做好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才能更好的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贡献语言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为了促进国家推普工作进程,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助力乡村振兴,学校现代服务分院“推普同心担使命,乡村振兴创未来”普通话推广团队,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大江边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向偏远地区县市展开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普及活动。
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的调研方式,了解到乡镇中村民们平时几乎只说方言,再加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外界交流的较少,当地青少年的普通话也都有较重的方音。团队随即针对调研情况策划推普方案,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利用文艺汇演的方式开展了推普示范教学表演,为村民们带来了情景剧、朗诵、绕口令串烧、歌曲、舞蹈等节目。村民们不仅感受到了节目带来的欢乐,更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达到了团队的预期目标。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接触与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推普活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成员纷纷表示推广普通话,消除语言隔阂在偏远的乡村地区任重道远。
青年当有为 奉献在家乡。学校的各个团队在自己的家乡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喜欢和你一起玩!”电气工程分院2020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袁敬锋在当地志愿服务中心实践期间,一名小朋友用稚嫩的文字表达对袁敬锋的喜爱。童心港湾,为爱启航。习近平总书记说:“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参加到这个项目当中,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他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童真质朴,同时他也向孩子们传播正能量,对他们进行普通话和安全知识宣传普及。
来自21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大专1班的王志江同学,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石门镇的防洪、防溺水、防台风应急演习活动。因为天气复杂多变,预防洪涝、防溺水、防台风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王志江加入救援队,为救援队伍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协助救援队一起救出落水人员。
王志江同学说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应急演练,在救援队队长的带领和队员的鼓励下,我不再惧怕波涛汹涌的洪水,我的救援动作越来越熟练,每次将被救人员安全带到船上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作为一名大学生,不惧困难,不怕吃苦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危及时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我最坚定的信念,我很荣幸自己能成为应急演练中的一员,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被称为“活的艺术”。为了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投身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7月15日,商务管理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在分院党支部副书记唐毓林和团总支书记黄萍的带领下,前往新余市昌坊村拜访了新余非遗剪纸传人——昌新保。
“我剪纸已经有60年了,但剪纸对我来说仍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在昌新保的工作室中,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跃入眼帘,内容以中国梦、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等为主题,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精湛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小的红纸在手指间微微移动,在亲身体验中才真正体会到剪纸不仅需要在巧拙运用间饱含角度的掌握,同时在力道控制中也不乏指尖的巧劲,看似简单的剪纸其中蕴含着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召唤,是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期盼。江冶学子们下乡进行实践调研,聚焦“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力争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同学们在寻乌红色旧址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在大江边村播撒知识火种、传递温暖爱心,在新余昌坊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江冶学子脚踏实地、千锤百炼、乘风破浪,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供稿: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胡启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