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开展2021年暑期“红色走读”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2021-07-20 17:14:00

  中国教育在线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7月14-17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暑期“红色走读”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部分青年学子参与。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的革命之路与革命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参观实践忆党史、强使命

  七月的井冈山,气候宜人,遍野盎然。在井冈山参观实践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通过现场教学、观看图文、实地学习、现场感受等方式,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学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的历史背景及过程,在烈士陵园庄严缅怀革命烈士,深入学习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穿越时间和空间,回顾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艰辛历程,深刻感受着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光芒;在八角楼和柏露会议旧址学习一个个党史故事,回顾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教师们一致认为,参观实践虽然时间不长,却是一次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补足了精神之“钙”,强化了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


  专题讲座探理论、求大道

  在专题讲座环节中,思政课教师们先后聆听了井冈山大学原校长张泰城教授《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江西农业大学廖运生副教授《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示范课》的专题讲座。两个专题讲座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思政课教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精神灌注的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自身深入学好党史,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讲好党史故事,努力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与红色文化育人相贯通,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魂育人,促进学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


  集体备课重实践、讲实效

  在参观实践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7月16日,思政部在井冈山开展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集体备课暨思政课教学工作研讨会》的活动。会上,思政课教师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效果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展示,并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外出学习和集体备课,收获颇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井冈山精神的引领下,构筑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创新能力,争取在教学、科研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早出成果,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通过为期四天的井冈山之行,学校思政课教师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推动学校思政课的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和体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主任魏新凯老师认为:通过本次井冈山之行,我们首先在理论高度上有所提高,通过张教授的讲解让我们从理论上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有了全新的认识,为我们后面的融入打通了理论难点。廖教授的讲解在操作层面上给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作为教研室主任,我从廖教授身上也学到了如何带好团队做项目,学到了很多新方法和新知识,收获颇丰。

  思政课教师田慧雯坦言:经过这四天的学习和参观,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次的红色走读活动,不愧是一次心灵和精神之旅。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打破了我们对思政课程固有的思维模式,开拓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新思维。对革命旧址的参观,让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切实感受到党的革命事业的成功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好学生。

  思政课教师顾佳说道: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红色走读”活动带我们走出会议讲话、书卷笔记的“材料教育”,以生动的参观学习方式加深了我们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教授们的讲座又将我们拉回课堂,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和授课方式,分享了非常多的干货,使我们能更好地去领悟思政课堂如何做到教师、课堂、学生三者一体化建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从自我做起,将“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好学生。(撰稿:梁永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